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错误记忆是记忆研究的重要领域。尽管目前为止人们错误记忆概念的理解并不一致,但现在心理学研究者多从两个方面来理解错误记忆:其一是指人们回忆出自己从未经历过的事情。其二是回忆出来的事情与实际发生的情况有较大偏差。心理学对错误记忆研究的热潮始于20世纪中叶。在基于事件的错误记忆研究中以信息误导范式为代表,而基于单词的错误记忆研究中则以集中联想范式(亦即DRM范式)为代表。已往的研究结果表明,人类的记忆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系统,人类记忆的变化不仅存在记忆量的衰减,而且存在记忆内容的歪曲和扭曲。错误记忆现象的研究在理论和现实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基于单词的错误记忆主要以DRM研究范式为代表。目前关于DRM范式错误记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错误记忆的影响因素(现象学研究),二是错误记忆是如何发生的(机制研究)。在研究的被试选取方面,已从早期研究的正常成人和大学生被试,扩展到儿童、老年、脑损伤等各种记忆障碍人群。儿童错误记忆的研究,近年来受到心理学家的更多的关注,但受制于儿童心理发展的水平,许多在成人错误记忆研究中的材料和方法并不适用于儿童。这在某种程度上妨碍了对儿童错误记忆的研究。就目前国内错误记忆的研究而言,以成人或大学生和中学生为被试的研究居多,而以小学生为被试的研究较少,以学前儿童为被试的研究更是难得一见。本文以6岁(学前大班)、8岁儿童(小学中年级)和12岁儿童(小学高年级)为被试,使用汉语词、和彩色照片编制的DRM词表。通过五个实验研究儿童的错误记忆的产生机制及影响因素。具体研究如下:实验一:以词,简笔画,彩色照片为实验材料,以不同年龄的学龄前儿童和小学中、高年级儿童为被试,探索实验材料和年龄因素对错误记忆的影响;实验二:以词和不同背景的彩色照片实验材料,研究学习与测验情境一致与否对错误记忆的影响;实验三:在实验一和实验二的基础上,考察图片材料的主题信息是否影响错误记忆。实验四:通过整体呈现、分组呈现和随机呈现方式,考察实验材料的不同呈现方式对错误记忆的影响;实验五;通过有无预警考察预警对儿童错误记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