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生物降解菌群的海洋溢油生物修复技术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imin06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海洋沉积物样品中筛选到42株以石油烃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的细菌。采用多种分类学方法对潜在的石油烃降解菌新种进行了鉴定,发现菌株PY97S为海杆菌属(Marinobacter sp.)的一个新种。对该菌株的石油烃利用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显示它能够降解11种PAHs;GC-MS分析结果显示该菌株对初始浓度为0.2 g/L的典型PAHs菲在10 d后的降解率可达到99%。根据功能互补的原则构建了三个三元菌群,采用GC-MS、重量法等检验其对石油的降解效果。结果发现,在营养培养基+原油环境中,DC10中各单菌之间协同效应最显著,15d对初始浓度为0.1g/L的原油降解率达到82.47%,相对于对照及其组成单菌均有显著提高。进一步考察了营养盐条件对菌群DC10石油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在陈海水+原油的培养基中,当N、P浓度分别为100mg/L、10mg/L时,营养盐对菌群的石油降解率提高最明显,15d对初始浓度为0.1g/L的原油降解率达到53.46%,比不添加营养盐的处理提高了26.72%。将构成降解菌群DC10的各单菌分别发酵培养,以细胞数1:1:1的比例配制溢油修复菌剂。为检验菌剂的石油修复效果以将其进一步应用到实际海洋溢油事故的处置中,分别设计了室内模拟岸滩溢油修复实验和室外模拟岸滩溢油修复实验。在室内模拟实验中,设置了6种不同处理,采用GC-MS等对降解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21d后“降解菌群+营养盐”的处理对总石油烷烃和总烷基化多环芳烃降解率最高,分别为58.09%和48.92%,与阴性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44.09%和29.57%。在室外模拟岸滩溢油修复实验中,采用GC-MS、紫外分光光度法等对降解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根据降解率n-C17/Pr和n-C18/Ph计算,“菌剂+缓释肥”处理的降解率分别达到75.65%和78.28%,“菌剂+水溶性营养盐”的处理的降解率分别为43.47%和45.07%,阴性对照的降解率分别为18.77%和18.67%。说明在模拟现场条件下添加缓释肥的溢油修复效果优于添加水溶性营养盐的处理效果。以上结果对于溢油修复菌剂及其复配营养盐在实际溢油事故应急处置中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他文献
主要介绍了电动汽车充电桩配电系统的设计思路。以某商业办公综合体地下车库的电动汽车充电桩配电设计为例,通过阐述包括挑选充电桩类型、确定配电方案、负荷计算、设置防雷
随着Internet技术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以及移动网络平台的计算的快速发展,要求分布式系统能够满足大规模、异步交互通信的计算环境需要。发布订阅系统的时间、空间和控制流方
要重视培养儿童的想象力黑龙江省妇女儿童发展中心赵殊儿童时期是人成长最快的时期,不仅身高体重增长迅速,心理活动也急剧丰富。研究表明,12岁的儿童脑重可达1400克,与成人的脑重相当,大
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高校教育事业也正蓬勃发展,高校住校生人数更是与日俱增。作为学生在校期间日常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学生宿舍的环境及其配套设施的建设也愈
本文主要在豆渣的预处理中使用了挤压膨化工艺,并且将处理后的豆渣使用于豆渣蛋糕和豆渣面包的研发中。通过应用挤压膨化将豆渣中膳食纤维结构的改变,使得豆渣中可溶性膳食纤
目的:探讨丹参静滴加腧穴热敏化悬灸法治疗股骨头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采用丹参静滴加腧穴热敏化悬灸法治疗;对照
真菌感染性疾病是普遍的全球性问题,随着感染人数的增多,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传染疾病之一。其对治疗药物出现的耐药性及药物本身的副作用,迫切需要开发新的安全、有效
学分制和弹性学制条件下高职教学管理存在与之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尚不健全、选课资源不足、基础设施不足、现行学制缺乏弹性、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解决问题的对策:加强基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虚拟现实技术逐渐被大家熟知,各类虚拟交互也充满了软件应用市场。目前,虚拟现实技术已经触及到虚拟展厅展示领域,并受到大量用户的
本文对有关城市形态的国内外文献和相关理论进行了综述,以潍坊市为例,回顾了潍坊城市形态从古代、近代到现代的形成、发展、演变的过程,并重点对潍坊90年代以来进入快速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