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在全世界范围内,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占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五位,占恶性肿瘤相关死亡率第三位,且由于病毒性肝炎、肥胖等的流行,HCC发病率不断上升。而据预测,有一半HCC新增病例和死亡发生于中国,慢性乙型肝炎(Hepatitis B virus,HBV)和慢性丙型肝炎(Hepatitis C virus,HCV)是HCC的主要病因。现阶段,对于肿瘤早期、肝储备功能尚可的患者,手术切除或消融是主要的治愈手段,但根治性治疗后,5年复发率仍然达到70%,且目前尚无有效手段预防HCC复发。已有许多研究证明抗病毒治疗可预防HCC的发生,推测抗病毒治疗应能预防HCC根治后复发,延长生存,但现有的研究结果却未获得一致结论。目的:1.评估HBV/HCV相关HCC根治后抗病毒治疗对复发和生存的影响;2.评估辅助抗病毒治疗的安全性;3.分层分析:辅助干扰素(Interferon,IFN)抗病毒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辅助核苷(酸)类似物抗病毒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HBV相关HCC根治后辅助抗病毒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HCV相关HCC根治后辅助抗病毒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我们系统检索了截止2012年12月19日以下四大电子数据库的所有文献:MEDLINE (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 databases和Science Citation IndexExpanded。同时手工检索纳入文献和相关综述的参考文献,不限制语言和文献种类。只有比较HCC根治后辅助抗病毒治疗和安慰剂或无任何辅助治疗的随机对照实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才纳入本研究。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和评估偏倚风险。对于生存数据(时间事件指标),选取风险比(Hazard ratio,HR)及其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作为效应指标;统计分析使用RevMan5.1和Stata11.0软件;所有研究均采用意向性治疗(Intention-to-treat,ITT)原则分析数据。结果:9个RCT纳入本研究(其中3个低偏倚风险;6个偏倚风险不确定);共纳入954名病人,经随机分组后,493名进入辅助抗病毒治疗组;461名进入对照组。所有纳入的研究均使用传统IFN行辅助抗病毒治疗,没有研究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或核苷(酸)类似物。与对照组相比,辅助IFN治疗组无复发生存(HR=0.81,95%CI=0.68~0.95;p=0.01)和总生存(HR=0.59,95%CI=0.46~0.76;p<0.0001)均明显改善。亚组分析显示:HCV相关HCC患者可从辅助IFN治疗中明显获益,而HBV相关HCC患者间则无统计学差异。由于中重度药物副作用,如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肝脏毒性等,28.3%的病人需要减量,8.2%的病人需要停药。结论:我们的研究表明,HBV/HCV相关HCC根治后辅助IFN抗病毒治疗很可能使患者获益,尤其是对于HCV相关HCC患者。需要进行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更强有力的抗病毒药物,单独使用或联用,用于辅助治疗病毒相关性HCC,尤其是HBV相关HCC。未来的研究还需要更多关注患者生活质量和药物副作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