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生存在一个媒介无处不在的社会。媒介形态多样化,媒介环境复杂,我们不能不对媒介本身及其传播的信息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把握,因此媒介素养教育问题日趋紧迫。
媒介素养教育是一个多学科共谋的研究领域,其中教育技术学凭借对媒介技术的敏感性主动投身其中。轰轰烈烈的研究热潮之下,媒介素养教育领域凸显出一系列亟待明确的问题,诸如媒介素养是什么,它从本质上应该包含哪些成分;媒介素养教育的主导思想是什么;实施媒介素养的教育框架等等。教育技术学在积极寻求以上答案的过程中也出现了瓶颈,一是缺乏学科特色,未能形成有效地研究思路,充分发挥在该领域的学科作用;二是与媒介辅助教育、信息素养等已有研究混淆不清。实质上第二个问题是第一个问题的结果,当然主要原因还在于国内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历时较短未能形成权威性共识。
有鉴于此,本文回溯、对比了中外媒介素养教育发展历史,以教育技术学的视角从“媒介素养”基本概念入手,试图突破以传播学为主的媒介素养的研究思路,突出其教育的本质属性。阐明媒介素养教育是以媒介本身为教育内容且与“技术”密切相关的大众化的普及性教育。本文形成了以信息处理为线索构建媒介素养本体,视觉文化为导向践行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思路,凸显教育技术的学科特色。本体建立在个体认知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摆脱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为多学科研究媒介素养教育问题提供共通语言,规范了媒介素养组成。视觉文化导向为国内超越“保护主义”束缚的现实状况提供了指导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框架:教育目标围绕本体延展,视觉文化的整合与建构提供了教育内容,视觉文化的反哺与内化形成了教育实施的方式,视觉文化的反思与协商提高了教育评价的实效。VcTP课程模型是以媒介素养本体为核心,以视觉文化为导向实施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展示,为媒介素养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可靠的蓝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