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美国酒馆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z11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内战结束到20世纪30年代,随着工业化的迅猛发展,美国迈入了快速城市化发展时期,随之产生的是一系列的城市社会问题。酒馆,作为典型的城市公共空间之一,因其公共性和开放性,是美国城市社会问题表现最为集中的地方之一,也是最能体现美国社会风貌的场所之一。我们将重点考察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以美国第十八条宪法修正案的颁布为分割点的两个阶段中,处于不同社会环境背景与法律规范下的酒馆,在空间陈设、经营方式、社会地位和所起到的社会作用等方面的流变与不同特征。同时,我们也将结合酒馆从业者、工人阶层、移民、黑人和妇女等社会群体或出于政治地位诉求,或出于经济利益追求在酒馆中所开展的各类社会活动的情况,以此论证酒馆,这一城市公共空间的“存废”与市民活动之间的紧密关系。自18世纪初,美国就一直存在着禁酒呼声。内战前,以宗教布道、道德规劝为主要手段的禁酒组织较为活跃,如华盛顿戒酒协会、美国禁酒联盟等。内战期间,废除奴隶制成为改革者们的集中关注点,禁酒活动暂时偃旗息鼓。内战后,农业和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美国酿酒业与酒馆经营行业再次兴盛,与之伴随的是以禁酒党的成立为开端的长期酒馆斗争运动。在全国禁酒令颁布前,以酒馆经营者、德国和爱尔兰移民以及黑人为代表的市民在酒馆空间中,开展了以酒馆为据点的政治诉求活动,引起社会反酒馆浪潮;而调酒师等酒馆从业人员则力图通过规范酒馆经营来平息反酒馆呼声。围绕酒馆所发生的腐败、暴力事件,基督教妇女禁酒联合会、反酒馆联盟等内战后新成立的禁酒组织,展开了同内战前不同的积极斗争方式;与此同时,拥有“地方自决权”的美国各州政府对酒馆开展立法与整改活动。这些都显示了在特殊时期下,美国社会各方在酒馆存废问题上的不同态度与应对方法。全国禁酒令颁布后,地下酒馆的猖獗、酒馆消费群体的不断扩大,直至市民公开对抗禁酒令,要求恢复酒馆合法性,这些现象则进一步体现了市民活动对酒馆行业兴衰的巨大影响力。最后,对比禁酒令颁布前后,酒馆的不同“经营”状态,显示了在国家城市建设过程中,仅凭全面的禁止性律法来直接规定某一行业的生存状态,往往有所欠妥。
其他文献
简要介绍规范的编制过程,阐述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特色以及注意要点等,有助于广大绿色建筑设计人员对本规范的理解和使用。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沈阳市的建设监理事业走过了起步、推进、壮大的成长历程.通过分析我市房地产业的走势和近年来建设监理市场所表现出的一些特点,可以预计:我市监理行业的市
随着钢结构的利用越来越普及,钢结构的制作、运输和安装工艺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也得到较多的发展和改进。如何进一步提高钢结构的制作和安装精度,降低成本,是摆在钢结构行业面前
随着科技的发展,通信技术已经不仅仅用于满足人类的语音,视频等信息传递的要求,更向着生活的方方面面渗透。车联网,由于其对可靠,低短时延的要求,一直未能有很好的解决方案。最近几年,3GPP组织提出了一种将车辆与一切事物相连接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允许车辆与车辆,行人,交通路侧基础设施和网络直接交换信息。在这种结构下,用户既能利用LTE的物理层结构和资源,同时不需要基站转发,减少了用户的时延和网络的负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