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SIK与SBK治疗中度近视患者的临床对比研究

来源 :安徽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onso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研究中度近视患者传统准分子激光角膜磨镶术(LASIK)和前弹力层下角膜磨镶术(SBK)手术前后视力、屈光度、对比敏感度(CS)和高阶像差,讨论传统LASIK与SBK的安全性、有效性、可预测性和视觉质量,评价两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中度近视患者59例114眼,根据自愿原则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LASIK组与SBK组,两组各57眼,LASIK组与SBK组等效球镜(SE)分别为-4.45±0.70D、-4.63±0.72D,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的视力、SE、RSE、CS、高阶像差,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前LASIK组与SBK组各项基本资料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LASIK组与SBK组术后裸眼视力≥5.0分别占82.46%、87.72%,≥4.9分别占89.47%、92.98%,剩余等效球镜(RSE)在±0.5D之间分别占80.70%、85.96%,±1.00D之间分别占87.72%、91.23%,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LASIK组与SBK组间各空间频率下C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个月,SBK组1.5、3c/d空间频率下CS上升幅度显著高于LASIK组,余术后各时间点后各空间频率下CS差值无统计学意义。手术前后各时间点两组18c/d空间频率下CS均无明显改变;LASIK组1.5、3、6、12c/d空间频率下CS于术后1个月降至最低,1.5、3、6c/d空间频率下CS于术后3个月恢复至术前水平,12c/d空间频率下CS于术后6个月恢复至术前水平;SBK组1.5、3、6c/d空间频率下CS术后1周降至最低,12c/d空间频率下CS术后1个月降至最低,术后3个月,1.5、3、6、12c/d空间频率下CS均恢复至术前水平。术前,LASIK组与SBK组垂直慧差(C7)、水平慧差(C8)、球差(C12)和总高阶像差均方根(Rmsh)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术后1个月SBK组C7升高幅度明显低于LASIK组外,余各时间点高阶像差差值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C7、C8、C12和Rmsh均于术后1周开始显著增高(P<0.05);SBK组术后1个月C7和Rmsh较术后1周显著下降, LASIK组术后3个月C7、C12和Rmsh较术后1周显著下降,至术后6个月,两组的C7、C8、C12和Rmsh均未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SBK的安全性、有效性、可预测性等同于LASIK组。LASIK和SBK对视觉质量均有显著性影响,术后早期,SBK组较LASIK组视觉质量好,随着时间的推移,LASIK组与SBK组视觉质量无明显差异。
其他文献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质性访谈,对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大二大三英专学生的海外学习动机与制约因素进行研究.研究发现,英专学生的出国动机是“专业诱发”,制约其出国留学的因素
红色在英汉认知中存在巨大的差异,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基于此,本文针对英汉基本颜色词“红/red”的认知隐喻进行探讨分析,以供参考.
现如今,我国已经深化了教育改革,在职业院校开展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能充分对职业教育进行检测.在比赛过程中能使职教工作者不断对职业知识进行思考,本文针对职业技能大赛的开展
<正> 近年来,国外对于利用合成树脂注浆实现人工加固裂隙岩层的工艺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在这方面,聚合树脂起着合成胶的作用,用来加固各种受裂隙破坏的岩层(地层)。加固材
色彩课程在高中美术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更在高考中占主要分值.与其他的学科不同,美术学科色彩教学没有标准的教材和教学目标.所以目前美术教师所面临的重要难题就是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