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汉语名名复合词作为一种能产的语言形式,一直是语言学界研究的焦点,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句法、语义、生成三方面,而从认知角度对汉语名名复合词意义生成机制的研究进展不大,仅限于概念整合理论对其意义建构的分析,鲜有将概念整合理论与物性结构理论结合研究名名复合词的认知机制。本文主体部分在概念整合理论和物性结构理论框架下对汉语名名复合词进行深入探究以揭示其语义构建机制。首先,基于物性结构理论,对收集到的语料进行统计、分析汉语名名复合词涉及的五类物性修饰关系,即形式修饰、构成修饰、功用修饰、施成修饰及多角色物性修饰。其次,利用概念整合理论中的四种基本概念整合网络,即单纯网络、镜像网络、单域网络、多域网络,与物性结构理论相结合对其意义建构进行解析,并得出以下结论:1)汉语名名复合词涉及最多的物性角色是构成角色,其次依次是功用角色、形式角色、施成角色、多类物性角色。2)不同的物性修饰关系中包含多种能产的语义组合模式。如形式修饰关系中,最为凸显的是形状,颜色;构成修饰关系更多涉及的是材料以及典型成员-范畴关系;功用修饰关系通常涉及“用于”关系;施成修饰关系通常呈现目标-来源关系;多角色物性修饰关系常涉及N1构成-N2形式的语义组合模式。3)名名复合词的意义建构最多采用的概念整合网络是单纯网络,其次依次是单域网络、镜像网络、多域网络。4)汉语名名复合词的意义建构有以下几种方式:单纯网络建构具有限定关系的从属式名名复合词;镜像网络建构并列式名名复合词;单域网络建构涉及特征隐喻的从属式名名复合词;双域网络建构某些无法直接从其构词成分推断意义的名名复合词。本文将概念整合理论和物性结构理论整合起来对汉语名名复合词的语义建构进行了解析,具有三方面的意义。首先,对名名复合词的意义形成机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其次,证实了概念整合理论和物性结构理论相结合具有较大的阐释力。最后,本文为将这两种理论应用于其他语言形式的应用性研究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