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力图通过具体分析王尔德表现在其人格、思想、理论、创作等各个方面的矛盾和冲突,更全面地解读王尔德及其唯美主义,更清楚地认识其精华及缺陷之所在,从而正确评价其在世界文学史中的重要地位。 王尔德是唯美主义的集大成者,他的崛起带来了后者的盛势,他的入狱和死亡连累后者亦随之衰微乃至毁灭。其唯美主义的形成及与之俱来的矛盾冲突离不开特定历史背景和文学环境的影响,也与其家庭、经历、所受教育和个人气质有极大关系。对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来讲,十九世纪后期是个多重矛盾已达极致的时代,看似风平浪静的政治局面下隐藏着险恶的潜流暗礁,突飞猛进的经济带来的是唯利是图的资产阶级的兴盛和更多挣扎在贫困线上的穷苦人民的出现,科学发展和达尔文进化论冲击了神存在的基石,苟延残喘的封建余孽和色厉内荏的教会维持着僵硬道德的后面是上层社会奢侈糜烂的男盗女娼。现实的丑恶沉闷,使一些激进而敏感的艺术家企图另辟蹊径,建立精神上的乌托邦,在“为艺术而艺术”这一凝炼而响亮的口号下,逐渐聚起了一批艺术的信徒,法国的戈蒂叶、波德莱尔和英国的罗斯金、佩特等人从不同的角度发展了唯美主义。正是在这种自相矛盾的时代背景和众声喧哗的文学环境下,产生了王尔德及其唯美主义。在王尔德身上,不仅体现了时代特点,而且集中了矛盾的错综复杂性,其中包括主体的世界观及性格矛盾,其理论体系自身的矛盾和与创作实践的矛盾,还有他与其创作的人物之间的矛盾,以及这些人物之间的矛盾等等。 王尔德的唯美主义是一个完整而系统的理论体系,但其背后隐藏着巨大的矛盾、冲突和悖论。在艺术与现实生活、艺术与道德、艺术与真理或真实、艺术的形式与内容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中,王尔德以绝然的姿态站在艺术的立场上,反对政治、功利和道德伦理对艺术主体性的强行干预和掠夺,反对过分真实对美的艺术领地的侵蚀,反对把艺术形式看作是某个内容主题的附属品,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