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验以50g左右的大规格吉富罗非鱼(genetically improved fanned tilapia,GIFT)为研究对象,通过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亮氨酸与异亮氨酸,研究其对吉富罗非鱼生长性能、饲料利用、消化吸收能力、非特异性免疫等营养生理效应的影响,确定吉富罗非鱼亮氨酸与异亮氨酸需求量。研究包括两个试验:试验一:吉富罗非鱼亮氨酸需求量研究选取均重为(53.65±0.05)g的吉富罗非鱼294尾,随机分为7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4尾鱼),以花生粕、鱼粉和明胶为基础蛋白源,根据吉富罗非鱼肌肉氨基酸模式,通过调节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添加,制作7组等氮(实测粗蛋白均值32.07%)、等脂,亮氨酸实测水平分别为1.11%、1.51%、1.90%、2.29%、2.69%、3.08%和3.48%的半纯化日粮。生长试验期56天。结果表明:日粮亮氨酸水平对吉富罗非鱼生长性能、饲料利用、体营养组成、消化吸收能力、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均有显著影响(P<0.05)。日粮亮氨酸在2.29%水平组时,吉富罗非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和蛋白质效率最高,饲料系数最低。在该水平组,全鱼和肌肉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达到最高,同时肌肉的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非必需氨基酸总量和亮氨酸含量最大,胃蛋白酶、肠蛋白酶、肠脂肪酶、淀粉酶和肠Na+-K+-ATP酶达到最高,肠道表皮生长因子与抗体在亮氨酸2.29%组达到最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溶菌酶(LZM)也在此水平组达到最高,碱性磷酸酶在1.90%水平组达到最高。除饲料系数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外,以上各项指标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以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和蛋白质效率为观测指标,吉富罗非鱼在50g-200g生长阶段的亮氨酸需求量为日粮的2.27%-2.33%(日粮蛋白的7.08%-7.27%)。试验二:吉富罗非鱼异亮氨酸需求量研究选取体重为(49.12±0.13)g的吉富罗非鱼360尾,随机分为6个处理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尾),以花生粕、鱼粉和明胶为基础蛋白源,根据吉富罗非鱼肌肉氨基酸模式,通过调节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添加,制作6组等氮(实测粗蛋白均值32.53%)、等脂,异亮氨酸水平实测分别为0.57%、0.86%、1.16%、1.45%、1.75%、2.05%的半纯化日粮。养殖试验期为63天。结果表明:日粮异亮氨酸水平对吉富罗非鱼生长性能、饲料利用、体营养组成、消化吸收能力、非特异性免疫能力均有显著影响(P<0.05)。在异亮氨酸1.45%水平组时,吉富罗非鱼蛋白质效率、蛋白沉积率达到最高,饲料系数最低,增重率、特定生长率在异亮氨酸1.75%水平组达到最高。全鱼粗脂肪、粗蛋白和肌肉粗脂肪、肌肉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非必需氨基酸总量均在1.45%水平组达到最高,日粮异亮氨酸在1.75%水平组时,肌肉粗蛋白达到最高。日粮异亮氨酸在1.45%水平组时,胃蛋白酶、肠道蛋白酶、淀粉酶、肠脂肪酶和肠道Na+-K+-ATP酶活性达到最大,同时超氧化物歧化酶、溶菌酶活性也达到最大,碱性磷酸酶活性在异亮氨酸1.75%水平组达到最大。除饲料系数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外,以上各项指标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以增重率、特定生长率、饲料系数和蛋白质效率、蛋白沉积率为观测指标,吉富罗非鱼在50g-200g生长阶段的异亮氨酸需求量为日粮的1.43%-1.47%(日粮蛋白的4.40-4.52%)。综上,吉富罗非鱼在50g-200g生长阶段的亮氨酸需求量为日粮的2.27%-2.33%(日粮蛋白的7.08%-7.27%);异亮氨酸需求量为日粮的1.43%-1.47%(日粮蛋白的4.40%-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