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国家人口的绝大多数,但农业又一直是我国的弱质产业,农产品品质低,缺乏国际竞争力等问题一直抑制着我国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完善农产品的商标保护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农产品商标可以在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增强我国农业竞争力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加强对农产品商标的保护可以促进农产品的生产与销售、推动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帮助农民增收。因此,对农产品商标保护的法律问题进行研究具有非常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在对农产品商标基础理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农产品商标保护的现状,并对我国农产品商标保护体系的完善提出构想,希望能对我国农产品商标保护领域的立法和行政工作有所贡献。 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是对农产品商标的基础理论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农产品商标的概念、特征、类型等问题,本部分是全文的基础。农产品商标是农业生产经营者在农产品上使用的,用以区别农产品来源的标记,它与地理标志以及农产品地理标志这两个概念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农产品地理标志包含于农产品商标,与此同时它也是地理标志的下位概念。与工业品商标相比,农产品商标具有历史较短,地理标志占据很大比重以及多数商标申请人与使用人不一致等特点。此外,农产品商标还可以按照商标所有者的类型、商标的特殊性质分类以及农产品的种类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 第二部分主要是对农产品商标保护现状进行了分析。本部分首先探讨了农产品商标的国际保护现状,对有关农产品商标保护的国际条约和各国的保护制度进行了介绍。然后着重研究了农产品商标的国内保护现状,包括加强农产品商标保护在我国农业产业化、农产品的生产与销售、农产品竞争力的提高以及帮助农民增收等方面的意义以及我国农产品商标保护的法律依据,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产品商标的发展所呈现出的一些特点,指出了目前我国农产品商标保护所存在的制度障碍和意识障碍。 第三部分主要是对我国农产品商标保护体系的完善提出构想,这一部分是全文的重点。笔者认为,科学的农产品商标保护体系需要由政府部门、农产品行业协会以及农业生产经营者的工作共同支撑起来,而完善的商标立法则是这个体系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