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离子荧光探针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来源 :海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ong_ct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金属离子的存在和超标一直不断的危害着我们的现在所处的生态环境和人类的身体健康,因此设计合成出一个对金属离子具有高灵敏性、高选择性、高专一性的荧光探针有着重大的研究意义。  本论文根据不同的荧光团设计合成了3种荧光团类型的5个荧光探针:3个同时识别Hg2+和Cu2+的荧光探针,1个Mg2+的荧探针以及1个Cd2+的荧光探针,具体内容如下:  (1)利用1,8-萘酰亚胺分别与单磺酰胺和双磺酰胺相连,合成了2个可以同时识别Cu2+和Hg2+的荧光探针NAS与NDS。探针NAS加入Cu2十后原本的淡黄色弱荧光被猝灭;加入Hg2+后,荧光颜色由淡黄色弱荧光变为明亮的蓝色荧光。探针NDS加入Cu2+后原本的淡绿色荧光被猝灭;加入Hg2+后荧光颜色由淡绿色荧光变为明亮的青色荧光。除了荧光测试以为,我们还对NAS与NDS两探针分子的配位模式与识别机理做了进一步研究。  (2)用2-羟基-1-萘醛为荧光团,与肼基反应得到了两个荧光探针NP与NT。探针NP在乙腈溶液中可以选择性的识别Mg2+,荧光颜色由原本的无荧光变为青色荧光,而加入其他离子探针NP则没有明显变化。探针NT在乙腈溶液中可以实时的检测Cd2+,荧光颜色由原来的无荧光变为绿色荧光。  (3)基于罗丹明B肼与丹酰氯相连,合成了一个比率荧光探针RD,可以同时识别Hg2+和Cu2+,当探针中加入Hg2+时,荧光颜色由原来的绿色荧光变为橙色荧光;当探针中加入Cu2+时,绿色荧光猝灭。加入Cu2+和Hg2+的探针RD,肉眼可以看到由无色变为粉红色,我们做了一系列的紫外和荧光光谱测试。
其他文献
生物分子的识别与检测对于人类健康有着很重要的意义,一直以来都是生物医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利用高分子材料来辅助实现对生物分子的检测有着现实的意义和潜在应用价值。
学位
电致化学发光(ECL)是将电化学与化学发光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检测技术。其具有灵敏度高,操作简单以及检测快速等优点。基于ECL的免疫检测、DNA检测和小分子检测均已实现,并在临床研究、食品工业和环境检测分析等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鲁米诺,金团簇,Ru(II)和半导体量子点(Cd S,Cd Te,Ag Se)等电致化学发光材料已被广泛用于构建ECL传感器以检测多巴胺(DA)、Cu2+、DNA、Hg2
超分子化学的产生和发展给予人类更多的机会按照自然界的规则去开发和创造具有新的功能且可以与自然界相类似甚至于超越自然界的体系的人工体系。本文设计合成了二茂铁修饰的
学位
本文制备了葡萄糖/温度敏感微凝胶和离子敏感微凝胶:   在第一部分的工作中我们采用乳液沉淀聚合的方法合成了四个系列核内交联剂(BIS)浓度不同的核(PNIPAM)-壳(P(NIPAM-A
学位
本论文主要研究了有机磷试剂参与的一些手性双功能硫脲催化的不对称碳碳键形成反应。   首次将β-羰基膦酸酯作为1,3-双功能团活泼亚甲基前亲核试剂应用到有机小分子催化
学位
上转换荧光材料是可以将较低能量的光子转换为较高能量的光子的材料。由于其在红外光激发下,发射谱线窄,发光稳定和低的荧光背景而在荧光标记领域备受瞩目。另一个潜在优点是
学位
本论文主要基于固相和液相合成稀土材料,主要是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探索可作为场发射阴极材料的稀土六硼化物的低温固相合成制备。二侧重于合成的稀土离子掺杂的新型纳米发光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