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日报报业集团信息化建设理论与实践初探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hjordanaaaa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时代,信息技术已成为先进生产力的典型代表,报业作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面临着深刻的转轨变型。通过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报业的生产流程与作业模式,是报业发展的基础动力。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我国报业经历了两次重大的技术升级,并由此带来了报业影响力的巨大提升和报业经济的空前繁荣。目前,报业发展又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全新的信息技术和数字化的传媒生态给报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与机遇,虽然从某种方式上讲这次报业遇到的问题是不同传媒形态上的碰撞,但是对报业管理体制、运营模式方面种种积弊沉疴无疑是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暴露。在这样一个历史关头,本文聚焦于河北报业之翘楚——河北日报报业集团,试图通过对河北日报报业集团信息化建设的历史、现状及方向的探讨,获得一些关于报业信息化建设的启迪与思考。河北日报报业集团作为拥有11报3刊1网站1手机报及7家经营实体的新闻传媒集团,在我国省级报业集团中还是比较具有典型性的。集团的旗舰媒体《河北日报》是中共河北省委的机关报,担负着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的重任,《燕赵都市报》是华北地区发行量最大的都市生活类报纸,并在石家庄和冀东地区编发地方版。集团其他报刊既有行业专业类报刊、又有面向特定人群的窄众类媒体。截至2005年末,集团报刊期发总量达到180万份,资产规模达到3.7亿元,其实力在河北省报业媒体中独占鳌头,在全国报业中位居中游。目前对于某一具体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探讨,多是基于管理学理论架构与知识体系搭建起来的。但是考虑到报业集团的特殊情况,本文在借鉴管理学理论方法的基础上,特别强调了信息的选择、加工、传播、接受等传播学的概念与范式,以便更好地解释媒介产品的生产和创造性劳动的生产工具与生产方式适用性问题。本文主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重点介绍了与报业信息化有关的理论,并对我国报业信息化建设的历史进行了简单的梳理总结;第二部分分析了河北日报报业集团信息化建设的现状;第三部分提出了河北日报报业集团信息化建设中需要注意和解决的几个问题,这些问题虽然以河北日报报业集团为背景,但在全国也具有一定普遍性的;第四部分结合目前报业发展中遇到的最新情况,提出了在报业信息化建设中需要认真加以把握的两个课题:即发展数字报业与报业集团的信息化建设的关系和信息技术与报业内容生产的关系进行简要分析。在文章的结论部分,根据河北日报报业集团信息化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报业信息化建设中应该注重的三个方面内容,以期对实践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其他文献
电视文摘类节目,是电视媒体的一种创新节目形式。它借助纸媒体“文摘”形式的成功经验,以电视为载体,通过卫星接收录制下来众多电视台的优秀节目,择其精华,实现“资源共享”,并形成
本文从实证和理论两个角度探讨了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对人的现代化的影响。相比较于前人的一些研究成果,本文更侧重考察人在观念和行为两个层面的现代化,并将“传播与人的现代化
过去的20多年,中国原有的政治运行制度和经济运行制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起自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至20世纪90年代以后,特别是1992年中国共产党十
当前,我国互联网特别是社交媒体迎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随之而来的是社交媒体对国人生活方方面面的改造。如果说互联网的出现为公民参与提供了一个未完成的公共领域,更为学者提供
随着从社会主义到资本主义的社会变迁,塞尔维亚的新闻业发生了转型。在经历了改革之初的思想解放和政治思潮多元化阶段以后,新闻价值观和传播理念裂变,逐渐向西方靠拢。从舆论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