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块链的积分联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来源 :内蒙古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boyy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块链具有的不可篡改、可追溯与去中心化核心特征,让区块链具有广阔的应用场景,积分联盟就是区块链的应用场景之一。在传统的积分联盟体系中,积分数据易被篡改、积分流通不透明以及产生纠纷难以追责等问题制约着行业发展。区块链中的数据存储技术具有的可追溯、去中心化与不可篡改等特点符合积分联盟的诉求。因此,在积分联盟中应用区块链技术是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共识机制是区块链的核心组成部分,对区块链的安全与性能方面有着重要影响。PBFT共识机制具备共识速度快、无分叉等优秀特性,是企业级区块链应用中使用最多的区块链共识机制。然而,直接将PBFT共识机制应用到区块链积分联盟系统中存在许多问题。首先,PBFT共识机制性能随着参与共识的节点数量增加而急剧下降,不能满足积分联盟的扩展性需求;其次,PBFT共识机制不能在运行时添加或删除共识节点,无法满足积分联盟中商家动态加入与退出的需求;最后,区块链中使用的P2P网络会导致PBFT共识节点间的协商过程产生较多的时间消耗。针对上述出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适合于积分联盟的区块链共识机制,即VTBFT共识机制。VTBFT共识机制在PBFT共识机制的基础上做出了三点优化。首先,改变了共识节点参与共识的方式,在每一轮共识中,选出若干节点代替共识网络进行共识,从而避免了PBFT共识机制的性能随着参与共识节点的增加而急剧下降,增加了PBFT共识机制的扩展性;其次,利用智能合约维护PBFT配置信息,可以通过调用智能合约函数更新智能合约存储的配置信息,进而可以动态完成PBFT共识网络节点的增加与删除;最后,在选择出的代理共识节点之间进行TCP Socket连接,在代理共识节点共识过程中使用TCP Socket连接传递信息,在共识结束后使用区块链的P2P网络传递信息,从而减少PBFT共识机制在信息传递上的时间消耗。通过实验表明,VTBFT共识机制具备更好的可扩展性,在吞吐量与时延方面也优于PBFT共识机制,并且参与共识过程的节点数量越多,优势越明显。基于上述研究内容,本文设计并实现了区块链积分联盟系统,将VTBFT作为系统中使用的共识机制。该系统将发行积分、积分转账等过程记录到区块链中,用户在系统中可以查询到积分的流通全过程。本文对区块链积分联盟系统的需求、架构、功能模块以及底层数据存储结构进行了分析与设计,并完成了系统的实现与测试。
其他文献
蛋白质组学研究在生物学研究中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蛋白质复合物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且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蛋白质复合物由多个蛋白质结合形成,是探索复杂生命过程的基础。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可看作是由多个蛋白质复合物构成,但由于PPI数据存在噪声等问题,导致识别准确率不高。因此,识别蛋白质复合物并理解其功能特性成为生物学中的热点问题。构建PPI加权网络并设计蛋白质复合物识别算法可用以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主
移动通信技术、全球定位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催生了海量的交通数据。通过采集道路运输过程中“人-车-环境”的状态数据,利用机器智能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融合分析,有利于发现车辆隐含的交通行为特征,特别是检测驾驶人可能存在的交通违法行为,对于防范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此,本文综合考虑驾驶人、车辆和环境三方面的交通数据,利用仿生神经网络技术对轨迹数据进行异常检测,利用机器视觉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存储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长。虽然云存储技术的出现解决了数据存储需求快速增长的问题,但与此同时云存储技术用户与数据物理分离的特点也带来了诸多的数据安全问题。在数据存储安全方面,云存储服务器的硬件故障、系统的软件问题以及人为操作不当等问题威胁着数据完整性安全。在数据使用安全方面,用户在上传数据后就失去了数据的物理访问控制权,转由云存储服务提供商掌握,数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非法拷贝
在计算机视觉任务中,基于图像的人体行为识别研究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由于其缺少时域信息以及极易受到人体姿态、场景和光照等因素的干扰,因此如何有效地提取图像中的空间线索信息来表征人体行为是目前基于图像人体行为识别研究所重点关注的问题。近些年来,随着深度学习的快速发展,以卷积神经网络为代表的深度学习模型在计算机视觉领域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进一步促进了图像行为识别研究的发展。本文基于深度学习方法对
频繁项集挖掘已经成为数据挖掘领域的一个热门研究,被广泛应用于商业决策、经济学、医疗学和生物信息学等领域。人们在做决策时可以通过挖掘频繁项集来获取许多有价值的信息,但在频繁项集挖掘和发布的过程中难免会带来隐私泄漏的风险。因此,如何在不泄漏隐私的前提下高效地进行频繁项集挖掘是目前的一个研究热点。与此同时,考虑到目前无论线上还是线下的实时数据也正在呈指数级别的增长的情况,本文还研究了如何在动态场景下隐私
大数据与移动通信领域的发展促进了智慧交通的进步,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了对轨迹数据挖掘的研究工作中。移动硬件设施的升级为轨迹数据挖掘工作提供了大量的时空轨迹数据,但对于这些数据的质量分析往往被忽略,匆忙投入到具体实验研究中,带来的结果往往是不可靠的。数据需要经过科学的分析与评估,针对性的数据清洗,将数据完好的假象进行剥离,才会使后续的研究更有意义。本文分析了轨迹数据质量存在的问题,主要分为三类,即重复
软件老化是指随着软件系统的长时间运行,系统出现性能下降、系统宕机、甚至软件完全失效等现象。移动端设备在执行视频直播、边缘计算、移动端游戏等高负载、高功耗应用时,极易发生软件老化,从而严重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准确检测识别安卓系统软件老化的发生,进而执行抗衰操作提升用户的使用流畅度,对于安卓软件高质量运行重要的意义。然而,随着安卓操作系统的不断发展以及应用程序种类的愈加复杂,软件老化现象在安卓系统下的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准的提高,人机对话系统特别是基于知识图谱的对话系统已经成为自然语言处理领域中越来越热门的应用之一。随着图数据库的迅猛发展,图数据库类别不断增加,Neo4j是众多的图数据库中最流行的一种,如何通过自然语言直接与数据库进行交互已经成为了自然语言处理任务中研究热点之一。本文中主要研究的任务是自然语言到Cypher结构化查询语言的转化,是一个语义解析任务。语义解析是一种将自
近些年,食品在其生产以及流通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严重的安全问题,人们对食品的安全性需求越发明显。当其出现安全问题时,需要对生产流通过程进行追踪,由于现有的溯源信息都存储于中心数据库中,数据不透明、易篡改。区块链技术的特点能够消除对集中第三方信任的依赖,但是区块链中的交易对于参与节点具有透明性,导致数据的安全性、共享性差。尽管区块链在溯源场景中有了很多的可行性研究,但是并没有有效地解决整个溯源过程中部
“无监督”身份认证的时代已经到来,快速准确便捷的实现身份认证,不仅能够方便人们的生活,还能保障个人权益。以往常见的身份认证方法普遍存在被“冒名顶替”的风险。因此,生物特征识别技术应运而生。其中声音作为人类携带的自然属性,采用“非接触式”的认证方式,使身份认证更加便捷,且对硬件要求简单,在刑侦、金融、军事、智能设备等领域,可以被广泛应用。SOPC(片上可编程系统)是一种以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