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食管鳞癌(ESCC)是最常见的高侵袭性恶性消化道性肿瘤之一,尤其多发生在中国的河南及潮汕沿海地区。食管鳞癌的治疗方法通常包括外科手术,化疗,放疗,合并多种治疗方式及观察指标,但由于它有高频的的淋巴结转移和复发率,与其他的消化道肿瘤相比,它的预后仍然很差,5年生存率仅10%左右。因此,目前最迫切的任务是寻找新的分子标记物去提高食管鳞癌患者的诊断和预后。AIB3作为多效性的共调节因子,对细胞增殖,转录,发育,生殖,凋亡和伤口愈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已在多种癌症中发现AIB3过表达。但是,AIB3在食管鳞癌中的作用尚不明确。 目的:探讨p-AIB3基因在人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预后意义;研究AIB3 siRNA对人食管鳞癌EC109细胞增殖、药物敏感性、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 方法: 1.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6种食管鳞癌细胞系中p-AIB3蛋白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23例手术切除食管鳞癌组织中p-AIB3的表达,并结合食管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术后随访资料分析临床预后意义。 2.采用RNA干扰方法沉默人食管鳞癌EC109细胞中AIB3基因的表达。用MTT法检测三组处理方法对细胞增殖的影响,进一步用不同浓度5-FU处理各实验组细胞,观察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变化。用划痕愈合实验观察各实验组细胞体外迁徙运动能力的变化。用侵袭和迁移实验检测各实验组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的变化。 结果: 1. Westen blott结果表明:6种食管鳞癌细胞系中p-AIB3蛋白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EC109, HKESC-2和HKESC-3细胞系中高表达p-AIB3, EC9706和TE1细胞系中度表达p-AIB3,TE12细胞系低表达p-AIB3。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在癌旁正常食管粘膜组织中,p-AIB3表达较弱;在食管鳞癌组织中,143例(64.1%)病人是p-AIB3阳性核表达,而80例(35.9%)病人是p-AIB3阴性表达。p-AIB3表达和肿瘤大小(P=0.032),肿瘤分期(P=0.005),肿瘤浸润深度(P=0.037),淋巴结转移(P=0.018)显著相关。Kaplan-Meier分析表明, p-AIB3阳性表达组病人的总生存率相比p-AIB3阴性表达组病人预后更短(P=0.001)。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 p-AIB3表达是食管鳞癌病人有意义的预后指标。进一步通过多因素分析, p-AIB3表达和淋巴结转移是食管鳞癌病人独立的预后因子(P=0.047和P<0.001)。 2.RT-PCR分析证明了2个转染 AIB3siRNA的EC109细胞的AIB3 mRNA水平和对照siRNA、空白对照相比显著降低(P<0.05)。MTT实验结果显示:在48h和72h, AIB3 siRNA转染的EC109细胞的细胞增值率同对照siRNA和空白对照相比是显著降低的。用不同浓度的5-Fu处理三组EC109细胞48h后,与对照组相比,5-Fu显著降低AIB3 siRNA转染的EC109细胞的增殖活性。划痕愈合实验结果表明,在48h,AIB3siRNA转染的EC109细胞的迁移速度相比对照 siRNA和空白对照更慢(P<0.05)。细胞迁移实验显示迁移到下室的AIB3siRNA转染的EC109细胞数目相比对照siRNA和空白对照更少(P<0.001)。侵袭实验结果也显示侵袭到下室的AIB3 siRNA转染的EC109细胞数目相比对照siRNA和空白对照更显著降低(P<0.001)。 结论: 1、第一次证实了p-AIB3在食管鳞癌组织中有表达。更重要的是,我们证明了p-AIB3是独立的预后因子。 2. AIB3 siRNA能有效地沉默食管鳞癌EC109细胞中AIB3mRNA及蛋白的表达。下调AIB3能促进EC109细胞对化疗药物5-FU的敏感性,并能降低EC109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迁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