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醇通过P糖蛋白对丹参素肠吸收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seedvs186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拟用薄荷醇作为中药促进剂的代表,分别从细胞和整体水平探讨薄荷醇对丹参素肠吸收的影响,并通过Caco-2单层细胞模型研究薄荷醇影响丹参素肠吸收与P糖蛋白(P-gp)之间的关系,探究薄荷醇促进药物肠吸收的初步机制。方法:1.外翻肠囊模型的肠吸收实验体外培养建立大鼠外翻肠囊模型,实验大鼠分组:空白组,维拉帕米阳性对照组,20、40、80μg/m L丹参素组;选择最佳吸收给药浓度分别加入体积比:0.1%、0.3%、0.9%薄荷醇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不同浓度丹参素的肠吸收情况,并测定了在薄荷醇干预
其他文献
本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丹红口服制剂工艺的改进及其在大鼠体内的血药浓度研究。第二部分是葱莲(Zephyranthes candida)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的相关研究。丹红口服制剂是以中药丹参和红花组成的复方口服制剂,可用于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临床研究。通过实验室前期的研究发现丹红复方口服制剂中丹参素的吸收良好,而红花黄色素不吸收。本次实验主要针对红花黄色素吸收问题进行了大量试验,最终筛选出能够大幅
目的:  1.基于席夫碱(PAS)的原理,合成了一系列具有荧光的酰肼类化合物。这些荧光化合物通过分子结构上的肼基官能团,可特异性地检测混合蛋白中的糖蛋白。  2.在糖蛋白检测
目的:研究穿心莲内酯对抗MPTP诱导的小鼠帕金森病运动障碍和鱼藤酮诱导的SH-SY5Y细胞的损伤作用,探讨穿心莲内酯对帕金森病患者的线粒体功能的影响,揭示其保护神经元、防治帕金森病的可能机制,为穿心莲内酯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连续5天腹腔注射25 mg/kg MPTP诱导小鼠帕金森病,造模同时腹腔注射2.5 mg/kg和5 mg/kg穿心莲内酯给药,连续12天,采用开场实验,爬杆实验,转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