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社会发展,我们物质富裕了,但精神不一定同等富裕了。从国家之间的国际事务到亲密关系中的婚外情,道德伪善(对他人持严苛的道德标准,却用宽松的道德标准评价自己)处处存在。道德伪善作为普遍存在的道德心理现象,其影响机制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权力感和道德认同被认为是影响道德伪善的两个重要因素。高权力个体采用严格的道德标准评判他人进而维持社会秩序,同时高权力者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较少受道德规则的制约。因此,权力促进道德伪善。道德认同指成为一个道德的人对自己的重要性程度,高道德认同水平的个体对自己有严格的道德要求,同时有更多的指向他人的道德行为。因此,道德认同会抑制道德伪善。虽然先前研究已经证明了权力感和道德认同对道德伪善的不同影响,但还没有研究两者对道德伪善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研究者认为权力感既可以直接对个体的认知和行为产生影响,也会受人格特质和道德意识等因素的调节。已有研究证明权力感对自利行为的影响会受到道德认同的调节,低道德认同时权力增加自利行为,高道德认同时权力减少自利行为。道德伪善者对自己执行宽松的道德标准,却用严格的道德标准来审判他人。本质上而言,道德伪善者的行为动机也是利己。那么,权力感对道德伪善的影响是否受道德认同的调节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我们通过三个采用2(权力:高vs.低)×2(道德认同:高vs.低)×2(判断对象:自己vs.他人)被试间设计的研究来探讨权力与道德认同对道德伪善的共同影响。研究1和研究2分别采用概念启动和回忆启动操纵权力感,采用道德认同量表测量特质道德认同并分为高低组,因变量为被试对自己和他人不道德行为的接受程度。研究3采用情景启动操纵权力感,探讨了双方权力不对等时权力感与道德认同对道德伪善的共同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权力感促进道德伪善。(2)道德认同抑制道德伪善。(3)概念启动和回忆启动操纵的权力感与道德认同共同影响道德伪善,高权力低道德认同组被试对自己不道德行为的接受程度显著高于对他人不道德行为的接受程度,即出现道德伪善;高权力高道德认同组和低权力低道德认同组被试对自己不道德行为的接受程度和对他人不道德行为的接受程度无显著差异,即没有出现道德伪善;低权力高道德认同组被试对自己自己不道德行为的接受程度显著低于对他人不道德行为的接受程度,即出现道德超伪善。(4)情景启动的权力感和道德认同共同影响道德伪善,高权力低道德认同组和低权力低道德认同组出现道德伪善;高权力高道德认同组没有出现道德伪善;低权力高道德认同组出现道德超伪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