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今的高考着重考察能力,只是死记硬背完全无法得分,学生必须在记忆的基础上,从基本的知识中提炼出符合学科思维的思维方法,才能解决试题中涉及的实际问题。使用以教师为主导、讲练结合的传统的方法进行元素化合物复习,总是难以得到期待的效果,灌输式的教学无法调动学生积极性,难以真正建立起结构化的知识网络,记忆的问题都难以解决,更不用说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了。这是困扰高三师生的一大难题。为了解决传统复习方法的顽疾,尝试使用思维可视化策略进行元素化合物复习,提高学生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得以显露,也使学科思维得以显露,帮助学生对自己思维进行自检,使脑中的知识得到多次加工,使知识真正形成网络化,使学生更高效地认知多个维度的知识,提升解决化学问题所必备的能力。研究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载体,探讨在高三复习过程中使用思维可视化策略的实践方法。通过实证研究,对比使用思维可视化策略和传统策略复习后,学生在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上的提高程度的差异性。并对学生进行个案分析,分析其复习前后绘制的思维导图,进行诊断和量化评价。在研究过程中,首先分析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特点,将该部分内容归纳为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再根据知识的特点研究适合使用的可视化工具与具体的使用方式策略,并且在实践中,使用既定的思维可视化策略进行实验组的复习。为了检测学生的提高,还引入了使用传统复习策略的对照组,在复习前后都进行测试以进行对比分析,测试的题目也是按照三个维度知识命制。其中实验组还要在每个小节复习前后绘制以核心知识为中心的思维导图,以进行个案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从前后测试成绩对比来看,使用思维可视化策略复习学生成绩提高幅度更大,效果要好于传统复习方法;使用思维可视化策略的实验组,在事实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上有差异显著的提升,在概念性知识的提升较小;概念性知识的认知水平与程序性知识相关性较大。从个案分析来看,学生绘制的思维导图在广度、逻辑性等角度上都有明显的提高,层次较高的学生导图的深度得到了提高。可以认为学生的思维更接近学科思维,解决以化学为背景的问题能力得到了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