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电针对戊巴比妥钠致眠大鼠睡眠时间及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大鼠入睡率的影响,通过检测对氯苯丙氨酸(PCPA)致失眠大鼠单次电针后下丘脑单胺类和氨基酸类递质的含量,观察电针镇静催眠作用后效应随时间延续的变化,为临床上选择合适治疗间隔时间提供一定实验依据。方法:(1)4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电针组,观察电针后戊巴比妥钠致眠大鼠睡眠持续时间和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大鼠入睡率。(2)96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三大组,每组又根据电针后处理时间的不同分为3h组、6h组、12h组和24h组4小组。腹腔注射PCPA制备失眠动物模型,予电针组电针神门、三阴交20min,在电针后对应时间处死大鼠,用荧光分光光度分析法检测下丘脑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5-HIAA)、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用离子色谱仪分析下丘脑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含量,计算Glu/GABA比值。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电针组戊巴比妥钠致眠大鼠的睡眠时间明显延长(P<0.05),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大鼠入睡率增加(P<0.05)。(2) PCPA腹腔注射后大鼠正常的睡眠-觉醒周期消失,下丘脑内5-HT、5-HIAA、GABA下降,NE、Glu、Glu/GABA比值升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3)电针组下丘脑内5-HT、5-HIAA升高、NE下降,针后3h、6h、12h各指标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电针组各时间点与相应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4)电针组下丘脑内Glu、Glu/GABA比值下降、GABA升高,针后3h、6h含量与模型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电针组各时间点与相应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电针神门、三阴交穴对大鼠有镇静催眠作用。电针可升高失眠大鼠下丘脑5-HT、5-HIAA、降低NE,效应持续12h以上;电针可降低失眠大鼠下丘脑内Glu、升高GABA,效应维持6h以上。提示临床上电针治疗失眠间隔6-12h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