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NOMA的无线接入网控制面与用户面分离技术研究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son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未来密集部署的蜂窝网络和用户的高速数据需求,传统封闭式的网络架构中控制覆盖和数据传输功能紧耦合,势必会带来资源不足和网络性能较差等问题。控制面与用户面分离(Control and User Plane Separation,CUPS)技术通过高低频协同组网的方式,控制面的控制基站工作在低频段,主要负责控制覆盖;用户面的数据基站工作在高频段,主要负责高速的数据传输。因此,无线接入网控制面与用户面分离架构能带来更好的覆盖性能、更高的传输速率、更低的能源消耗和更便捷的管理。然而,在无线接入网控制面与用户面分离架构中,用户必须被控制基站覆盖,才能向数据基站申请高速的数据传输服务。所以,提高控制面的覆盖概率显得尤为重要。但是,现有的研究通常在控制面采用正交频分多址接入(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技术,受限于稀缺的频谱资源,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户接入需求。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技术可以在同一信道上同时接入多个用户,为提高用户接入数量和频谱利用率提供了可能。所以,将NOMA技术引入无线接入网控制面,其覆盖概率、频谱效率和能量效率性能值得研究。另一方面,现有针对用户面频谱效率的研究只关注用户面,而不考虑控制面对用户的影响,导致出现用户面频谱效率过于理想化的问题。针对上述的两个问题,本文建立基于NOMA的无线接入网控制面与用户面分离系统模型,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本文在无线接入网控制面与用户面分离架构下,将NOMA技术引入无线接入网控制面,利用NOMA技术在同一信道上同时接入两个用户的特点,以提高控制面的覆盖概率、频谱效率和能量效率。通过运用概率论、随机几何理论和排队论的知识,对相邻基站产生的干扰情况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只有非视距传输路径时控制面的覆盖概率、频谱效率和能量效率。根据数值仿真结果显示,相比采用OFDMA技术,采用NOMA技术具有更高的覆盖概率,且性能最大可提升约84%。同时,对频谱效率和能量效率而言,采用NOMA技术的性能与采用OFDMA技术相比均有明显的提升。(2)针对不考虑控制面对用户的影响,从而出现用户面频谱效率过于理想化的问题,本文提出联合无线接入网控制面覆盖特性的用户面研究方案。在控制面为用户提供持续稳定的控制覆盖的基础上,对用户面的频谱效率进行分析。控制基站会为用户选择具有最佳性能的数据基站为其提供服务。考虑到用户面中数据基站到用户会存在视距和非视距两种传输路径,本文在用户面采用莱斯衰落信道模型。最后利用MATLAB软件设计并实现了无线接入网控制面与用户面分离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随着数据基站密度的增加,用户面频谱效率会先增加后趋于稳定。通过增大用户密度或者控制基站密度以及降低用户面信干噪比阈值的方式可以提高用户面频谱效率。
其他文献
在现代通信技术中,光纤通信因其速度快、容量高、传输准确等优点而获得了工业界的广泛认可。激光器是光纤通信传输系统中最为核心的部件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系统的信息传输质量和效率。激光器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垂直共振腔面发射激光器(Vertical-Cavity Surface-Emitting Laser,简称 VCSEL),具有阈值低、效率高、单纵模工作、易于高密度大规模集成等特点,是目前通信行业中
雷达信号处理模块是雷达的核心单元,对雷达的性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和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发展,雷达信号处理由模拟信号改为数字信号处理,许多科研院所对其投入人力、物力进行研究。通过对雷达信号数字处理模块的需求分析发现,目前市场上民用的雷达分辨力低,难以满足若干用户对高分辨力的要求,为此,需要设计出分辨力高且便携、重量轻、体积小的民用雷达。本文在理解雷达数字信号处理概念和理论的基础上,通
第五代移动通信(5th-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5G)将出现更加丰富多彩的业务应用场景,它们的关键性能指标存在较大差异,而传统网络架构又面临高度耦合,不能灵活定制的问题,这些都严重制约5G的发展。基于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 Networking,SDN)/网络功能虚拟化(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
无人机具有灵活性、多用性、低成本、易部署等特点,已经广泛应用于影视拍摄、气象监测、交通控制、货物运输及应急救援等诸多领域。为扩展无人机的应用范围,采用多无人机协同执行任务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和应用趋势,但是由于无人机网络易受到被动窃听、数据篡改、伪造身份、拒绝服务、物理捕获等安全威胁和攻击,因此保证无人机网络通信的安全,对于协同任务的顺利执行尤为重要。无人机网络通信应满足的安全需求包括机密性、完整性、
在开关电源典型的几种拓扑结构中,单端隔离式反激变换器作为一种电路结构简单,价格相对低廉的电源拓扑,具有广泛的工程应用前景;在输出功率要求不太大,输出电流较低的场合,反激变换器常常被列为首选方案。鉴于上述开关电源的诸多优点,本文针对单端隔离式Flyback型DC-DC变换器展开深入研究。详细介绍了反激变换器电路的结构和工作过程;深入分析了各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相关参数的推导计算;最终完成反激变换器的
在电话业务领域,用户对通信质量的述求愈发日益增长,怎样确保网络稳定运作、怎样给用户供应可信赖、健全的通信电路是通信运营商第一位要考虑的问题。为了能实现这样的目标,除开需要对通信网络施展全面的保障方案以外,控制话机用户线路接口电路(SLIC)的选择和设计也显得尤为重要。SLIC电路在交换系统和接入网系统中应用十分的普遍,在电话通信领域里,人们手中的电话机与电话交换机相连接的端口便是通过SLIC电路来
随着航空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飞机的航电、飞控、机电等系统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得到了大幅度提高。现代传感器如雷达、光电探测器、电子战设备、数据链路系统等设备反馈的信息都需要更加快速直接的传达给飞行员。因此,人机交互在航空显示系统中显得尤为重要,人机界面优化使得座舱显示控制系统更能发挥人的主动性,降低飞行主观错误概率,加大飞机可靠性和响应速度。我国机载领域使用的图形处理芯片中的显示控制系统功能都较为简单,
在现在的复杂集成电路中,用来保证质量的集成电路测试占制造成本的近一半。多年来,集成电路的市场增长和技术进步推动了测试的发展。在量产测试中,一般采用自动化测试设备进行测试。频率测试作为芯片测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测试工程师们的广泛关注。由于集成电路信号频率的提高以及对测试精度的严格要求,传统的频率测试方法在自动化测试设备上往往不能满足要求,最常见的是非周期性截断导致的频谱泄露和测试设备频率不够
通信系统存在干扰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通信效果,如果干扰较强,甚至会导致通信完全中断。此类由于干扰所导致的通信连接失败、网络切换失败、掉话等故障,假如在GSM-R通信过程中出现,势必会对列车调度的诸多环节造成负面影响,在某些情况下还会导致严重威胁铁路运输安全的事故。有鉴于此,有必要设计合理的对策处理该问题,先对干扰进行探测,进而明确干扰的存在;为了彻底消除干扰源,并对干扰信号展开有效抑制,应对干扰源
铯原子喷泉钟是目前国际标准计量局规定的复现秒定义的频率基准源,参与时间标准生成、基础物理常量测量以及相对论检验等基础研究领域。随着科技的发展,提高铯原子喷泉钟的稳定度性能,发挥喷泉钟的准确度潜力,是目前喷泉钟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本文研究了引起喷泉钟短期或中长期频率稳定度的量化噪声或误差,如:量子投影噪声、光子散粒噪声、电子检测噪声、本地晶振噪声和Dick效应等,及修正噪声源或改造喷泉钟内部结构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