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与界面中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理论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20090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溶液与界面的微观结构及宏观热力学性质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可以深入认识其宏观和介观现象的微观本质。基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特征,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及其他相关理论,研究了溶液及界面的典型体系,力求建立微观结构与宏观热力学性质间的联系。研究内容主要涉及氢键相互作用、π-π相互作用、溶剂化效应、疏水效应、表面倾向、液滴的润湿及铺展动力学等基本概念与现象。研究了cis-Pt(NH3)2Cl2与trans-Pt(NH3)2Cl2分子在水中的溶剂化差异。通过高水平量子化学计算得到trans-Pt(NH3)2Cl2分子与水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势能曲线。依据这些势能曲线拟合得到Pt(NH3)2Cl2分子与水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力场参数。由于两者NH3及Cl配体的空间排布差异,导致水分子在这两种分子周围的分布情况具有显著区别;另外,Pt(NH3)2Cl2与水分子间形成的氢键相互作用比cis-Pt(NH3)2Cl2与水分子间的氢键相互作用更强、寿命更长。分子(动)力学模拟成功的关键之一是选取合适的力场参数。以液态苯体系为例研究对象,系统地比较了OPT-ET、AMBER03、GAFF、OPLS-AA、OPLS-CS、 CHARMM27、GROMOS53A5及GROMOS53A6这8种力场在描述溶液中π-π相互作用的优劣性。通过分析8种力场在描述液态苯微观结构及宏观热力学性质上的差异,发现OPLS-AA力场对溶液中苯等具有芳香性π-π相互作用的体系描述更精确。基于上述研究,采用OPLS-AA和TIP4P力场,研究了不同浓度下苯-水混合溶液的微观结构及宏观热力学性质。发现疏水分子在极性溶剂中的聚合过程及亲水分子在疏水性溶剂中的聚合过程都是由有利的焓变驱动的。当浓度较低时,苯或水分子的聚合过程都体现出准平面的特性,即初期的聚合在准平面内生长;而当浓度升高时,二者的团簇生长过程都扩展到三维尺度上。另外,在低浓度下,苯分子间的聚合主要由短程的色散相互作用驱动,体现为反应限制的聚合过程(reaction-limited aggregation),而水分子间的聚合主要由长程的偶极-偶极相互作用驱动,体系为扩散限制的聚合过程(diffusion-limited aggregation)。此外,还研究了两类界面体系。其一,研究了NH3、NH4+Cl-、NH4+Br-、 NH4+I-的溶液-空气界面体系的热力学性质,并讨论了浓度效应及温度效应的影响。发现NH3、Br-及I-具有明显的表面倾向,而NH4+离子则更倾向于分布在溶液的体相区域。温度效应对粒子表面倾向的影响表明:熵的变化不利于粒子分布在溶液-空气体系的界面区域。其二,针对固体表面的润湿过程,研究了水、苯、甲醇、乙醇、丙醇、丁醇、苯甲醇、苯乙醇、苯丙醇、苯醇等10种液滴在石墨烯表面的铺展动力学。结果表明:醇类及苯代醇类液滴的铺展速度随碳链的增长而降低;而碳链长度相同时醇类液滴的铺展速度显著大于苯代醇类液滴的铺展速度。另外,液滴在固体表面的铺展速度与其自扩散系数具有紧密联系。通过研究温度效应对铺展速度的影响,发现液滴的铺展指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其他文献
I50《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SSN 1673-52/CN 11-9273/62-322R,邮发代号为)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承办
目的 探讨小剂量去氧肾上腺素在全身麻醉下子宫体部剖宫产手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合并胎盘植入拟择期行子宫体部剖宫产术的单胎妊娠产妇42例,年龄25-43岁,身
目的:探讨治疗医源性胆道损伤的手术方式。方法:选择24例医源性胆道损伤病例,均行胆道损伤的修复手术,其中有4例后期行胆道内塑料支架支撑引流。结果:24例患者均成功完成胆道
英国现代作家D·H劳伦斯的一系列重要长篇小说,在表达两性和谐思想的背后,深藏着雄性文明衰落与重建的主线.雄性文明的衰落表现在他笔下的一系列男性形象的男性力量的削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应用于儿童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围手术期管理中的可行性。方法: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患儿
安全是旅游活动的基本需要以及旅游业发展的生命线。近年来,世界各地发生了诸如英国口蹄疫、印度洋海啸、中国的“SARS”和汶川地震等重大安全事件,都给当地的旅游业带来了前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