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乐教化视域中的周代射礼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shemi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礼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荦荦大端,礼文化的研究对认识中国古代文化至关重要。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礼文化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一些自古流传的礼节仪式重新受到重视并得到很好的借鉴与利用,“射礼”便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关于射礼的起源,若从经验世界的层面探讨,其与射猎有很大的渊源,射礼的发展经历了射猎、射艺等表现形式;若从文化的层面来探讨,在礼形成初期,射礼作为一种特别的礼仪,应当起源于祭祀。我们认为射礼由原始社会的祭祀礼发展而来,在人类历史上曾发挥过不可忽视的作用。商朝后期,射礼就已见雏形,至周代逐渐成为一项完备的礼仪,成为那时戎战教育和礼乐教化的工具。周代的射礼以大射礼、乡射礼最为重要,《仪礼》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记载。近几年来,随着地下资料的大批问世,包括《孔子家语》在内的许多传世文献的价值也得到了重新评估,《孔子家语》也成为研究周代射礼的重要文献。射礼属“五礼”之中的“嘉礼”,这就使得周代的射礼不仅包含了周礼所具有的共同特点,而且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道德文化意蕴。春秋时代,礼崩乐坏,周初所创立的许多礼节仪式已被破坏殆尽,几乎达到无人知晓的地步,有的则徒具形式,失去了本身所应有的礼义内涵。于是,以孔子为代表的早期儒家担负起复兴礼乐的重任。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他对礼乐文化的复兴并不是对文化的简单重复,而是在恢复传统礼仪形式之下更加重视礼义的阐释和挖掘,进一步发挥礼的教化功能,经孔子儒家阐释的射礼一定程度上成为礼乐教化的工具和深蕴着中国的礼乐文明信息的重要载体。历经春秋礼乐的崩坏,射礼逐渐沉沦,战国时射礼演变成为一种具有娱乐性质的投壶礼。秦汉之后历朝虽时有统治者提倡、重视或试图复兴周初的射礼,但都流于形式且以失败告终。与此相反,射礼却在朝鲜、日本等国家发展得如火如荼。通过对古代射礼的研究,我们也发现射礼竟与古奥运会的精神如此的相似。这种极大的相似,一方面,让我们不由得产生自豪;另一方面,让我们不得不进行深思!本文欲从礼乐教化的视域对周代射礼深入研究,以期能够为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完善提供有益的借鉴。
其他文献
当今全球化经济下,技术标准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标准先行者在贸易竞争中掌握了更大的主动权,技术标准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国家实行贸易保护的重要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之一。目前中国
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历史起点,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建构的逻辑起点。实践过程是人类社会历史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实践规律也是人类社会历史产生和发展的规律
酒后驾驶行为是对公共安全具有高度侵害危险的类型性危险行为,具有类型化的法益侵害危险。将其犯罪化,不仅是当今世界防范这种类型性法益侵害危险行为的主流,也得到了风险社
通过分析总结大型城市配电自动化建设经验,按照智能电网对配电自动化相关技术标准和要求,对中小型城市配电自动化建设进行研究,包括典型中小城市配电网特征分析与配电自动化
随着纳米技术不断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新一代纳米靶向给药系统得到了迅速发展。纳米靶向药物提高了药品的可靠性、安全性、有效性,减少了患者对药物的不良反应。对具有广泛应用
杂交育种是杨树新品种培育最重要的手段。本研究以白杨派内不同种及杂种为亲本,通过人工控制授粉,利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对幼胚进行挽救,获得以毛白杨为母本的杂种群体。同时对
学校党政办公室的工作运转高效有序,将促进全校的各项工作健康发展,学校的党政办公室的工作运转不畅,必将导致学校总体工作的效率低下和混乱。在学校党政办公室工作的同志一
人们的行为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环境的作用和影响,作为高等教育发挥其职能、展示其理想的空间场所,大学校园空间环境直接影响着学校的综合品质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
在"后新闻业时代"开启的大背景下,我国职业新闻传播观念已经和正在发生着宏观演变甚或转向,就目前来看,集中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新闻主体观念:由偏向"传播主体中心观",转
<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带动了全国各中小学校教育科研的发展,也对各中小学校的校长和广大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成为研究者”的观念已渐渐被广大中小学的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