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礼乐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荦荦大端,礼文化的研究对认识中国古代文化至关重要。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礼文化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一些自古流传的礼节仪式重新受到重视并得到很好的借鉴与利用,“射礼”便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关于射礼的起源,若从经验世界的层面探讨,其与射猎有很大的渊源,射礼的发展经历了射猎、射艺等表现形式;若从文化的层面来探讨,在礼形成初期,射礼作为一种特别的礼仪,应当起源于祭祀。我们认为射礼由原始社会的祭祀礼发展而来,在人类历史上曾发挥过不可忽视的作用。商朝后期,射礼就已见雏形,至周代逐渐成为一项完备的礼仪,成为那时戎战教育和礼乐教化的工具。周代的射礼以大射礼、乡射礼最为重要,《仪礼》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记载。近几年来,随着地下资料的大批问世,包括《孔子家语》在内的许多传世文献的价值也得到了重新评估,《孔子家语》也成为研究周代射礼的重要文献。射礼属“五礼”之中的“嘉礼”,这就使得周代的射礼不仅包含了周礼所具有的共同特点,而且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道德文化意蕴。春秋时代,礼崩乐坏,周初所创立的许多礼节仪式已被破坏殆尽,几乎达到无人知晓的地步,有的则徒具形式,失去了本身所应有的礼义内涵。于是,以孔子为代表的早期儒家担负起复兴礼乐的重任。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他对礼乐文化的复兴并不是对文化的简单重复,而是在恢复传统礼仪形式之下更加重视礼义的阐释和挖掘,进一步发挥礼的教化功能,经孔子儒家阐释的射礼一定程度上成为礼乐教化的工具和深蕴着中国的礼乐文明信息的重要载体。历经春秋礼乐的崩坏,射礼逐渐沉沦,战国时射礼演变成为一种具有娱乐性质的投壶礼。秦汉之后历朝虽时有统治者提倡、重视或试图复兴周初的射礼,但都流于形式且以失败告终。与此相反,射礼却在朝鲜、日本等国家发展得如火如荼。通过对古代射礼的研究,我们也发现射礼竟与古奥运会的精神如此的相似。这种极大的相似,一方面,让我们不由得产生自豪;另一方面,让我们不得不进行深思!本文欲从礼乐教化的视域对周代射礼深入研究,以期能够为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完善提供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