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素添加对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DNGOUSIYM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氮素的吸收和利用是天然草地的生产力和其群落结构变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子,弄清楚氮素添加是否以及如何改变物种的空间分布进而改变一定程度上的多样性,对于保护和恢复天然草地的物种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以青藏高原的高寒草甸为例来检测氮素添加通过改变物种内和物种间在空间分布上的关联进而影响其多样性的假说。本文以样地所有地上的植物物种(51个物种)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梯度的施肥实验(Og/m2,5g/m2, 10g/m2,15g/m2)运用空间分析方法对其空间分布关系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仅在1米的尺度上施肥样方和对照样方就出现了差异。物种的丰富度仅仅是在很小的尺度上(0.0625平方米)有相似性,但是在较大尺度上施肥样方的物种丰富度降低到只有对照样方的94%(5g/m2)、82%(10g/m2)、88%(15g/m2)。这些不同可以由物种空间分布的不同来解释。在施肥样方和对照样方物种总的丰富度和多度都没有显著性差异的情况下,我们发现不同功能群的多度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两类样方的群落优势种的组成发生了改变。我们对发生变化的功能群的物种进行了种内和种间的点格局分析,发现就禾本科属(Poaceae)而言,氮素添加加强了种间关系及种内聚合;而对于龙胆科属(Gentianaceae)和毛茛科属(Ranunculaceae),氮素的添加减弱了种间关系及种内聚合。在大尺度范围内明显减少了物种间的更替(turnover),进而导致了在大尺度上具有较小的物种丰富度。我们的研究为种内种间的聚集度随着尺度的增大进而影响群落的多样性的理论预测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结果还表明,氮素添加的影响可以通过这种机制来说明,即通过降低物种间的更替来降低物种的多样性(物种的丰富度)。最后,这个理论强调了氮素添加可以通过改变种内种间的聚集程度来改变物种群落的空间分布格局,为以后调节和监控施肥量对草原物种的影响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维生素是许多酶反应中的重要辅酶因子,是人体代谢活动中必不可少的有机化合物。酶是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生物大分子,主要由蛋白质组成,对于生物化学变化起催化作用。在健康的
目的:本课题通过观察中药配方颗粒解毒消疣饮内服联合复方硝矾方外洗降低尖锐湿疣复发率的疗效及作用机制,观察皮损处HPV-DNA病毒转阴率的变化,为尖锐湿疣提供更加高效、价优的治疗方案。方法:将纳入观察的60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先以微波治疗祛除肉眼可见疣体,治疗组为中药配方颗粒解毒消疣饮内服联合复方硝矾方外洗及外用龙珠软膏;对照组为口服匹多莫德口服液,外用龙珠软膏
静稳性衡准由于其自身局限性无法衡量船舶在波浪中的稳性,因此国际海事组织(以下简称IMO)致力于制定第二代完整稳性衡准,包括骑浪/横甩、纯稳性丧失、过度加速度等。本文基于此背景,对船舶在随浪中骑浪横甩失稳模式进行研究。本文将骑浪横甩分为两个阶段进行研究:第一阶段为船舶周期性运动转化为骑浪状态,第二阶段为船舶骑浪状态失稳发生横甩。建立纵荡单自由度运动方程研究第一阶段,采用Melnikov方法和龙格库塔
传染病动力学的研究目的是探寻疾病流行的内在原因及影响因素,掌握疾病的传播原理和规律,预测疾病的发展趋势,从而能对流行病的防范与消除提供理论依据。众所周知,利用常微分
对于非线性发展方程有界行波解的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孤立子理论的本质属性,还对自然现象的合理解释和实际应用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对非线性波动方程有界行波解的研究已经成
近年来,复杂网络的研究倍受外界的关注,其中利用复杂网络的模型,尤其是BA无标度网络模型,模拟现实网络广泛应用于物理学领域、生物学领域和计算机学学领域等。如今可根据现实
工作休假是指在休假期间,服务员不是完全停止服务,而是以较低的速率继续为顾客服务,这样既可减少顾客由于不耐烦排队离开后所造成的损失,也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在过去的几十年
恢复筑路取土迹地的植物群落既是保证路基安全和控制水土流失的关键,又是青藏高原退化高寒草地恢复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化学计量是揭示退化草地自然恢复过程中土壤和植物间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各样复杂的排队系统也随之不断的涌现,尤其是带有负顾客和优先权的排队模型更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本文研究了等待空间有限的带有负顾客、止步的
服务质量被广泛应用于通信系统、服务和制造行业等诸多实际应用领域中,其作用举足轻重,并已成为衡量服务是否有效可靠的重要因素。近年来,随着通信网络系统不断发展,更高的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