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改革开放以来,土地问题就成为无论官方还是民间都十分关注的一项热点问题,也得到了我国公共管理专业学者的高度关注。土地资源使用既是国家利益的分配,也是公共资源的管理。在市政工程建设尤其是地铁设施建设日益蓬勃的当下,土地使用产生的相关问题更加成为现今社会的一个突出矛盾,而该矛盾也在促使着我国公共资源管理尤其是土地资源使用迈向一个新的高度。市政建设离不开土地,且市政建设中的土地行政管理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其分别是土地性质转换、土地收储和挂牌上市阶段。大型市政工程建设与相对应的土地行政管理阶段形成互补,土地使用获得的资金用于支援工程项目,市政建设的完善又为其坐落土地赋予新的生命力,二者良性循环,共同推动城市化进程与中国特色新城市的发展。文章将南京市市政建设中土地使用相关问题进行了一个大致罗列与分析,再由案例入手具体阐发。在当前土地使用问题中,最醒目的无异于土地性质转换和收储土地规划问题,土地性质转化可以细化为程序审批、公私权限等方面,而土地规划则涉及到土地收储的完整性、规划工作的信息公开及原有土地遗留问题清理等方面。这些问题不仅表现出政府公共建设与公共资源利用水平如何,也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公共选择问题及政府公信力的形成。在转型时期的形势下,我国市政建设的土地行政管理不仅要做到合法化、规范化,同时也应注重其科学化、合理化以及长远使用并可持续发展。土地使用本是百年大计,地铁建设这样的超大型市政工程建设的使用价值更是超过了百年,二者结合对一个城市的影响力可想而知。目前南京借着青奥会契机全力将城市未开发区域着力开发,将城市已开发区域完善开发,慢慢探索一个适用于当前甚至未来城市化的地铁社区之路。目前我国建有地铁的城市还不甚多,相关城市建设经验相对欠缺,国外经验也还不能完全运用到当前我国城市地铁建设中去,这样的话南京在地铁建设中的土地使用工作还没有太多成型模式可以学习与效仿,所以在这方面的工作就应更加严谨,需从大到法律法规设计、性质转换、区域规划等,小到资金管理、人员安排、遗留问题清理等同时完善,建立自有模式,最终形成一个南京地铁建设中土地行政管理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