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后发生十二指肠残端漏(Duodenal stump fissure,DSF)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于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接受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的391例患者临床及病理资料。所有患者均严格按照2014年日本《第四版胃癌治疗公约》完成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通过对比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糖尿病、高血压、术前存在不全梗阻、上腹部手术史、新辅助化疗、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十二指肠残端是否包埋、消化道重建方式、肿瘤T分期、肿瘤直径、癌肿边缘距幽门环距离、病理分型、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腹腔感染、术后首次下床时间、首次经口进食时间等结果,通过应用SPSS22.0软件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对术后发生十二指肠残端漏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р<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所有纳入研究391例患者中共有18例(4.6%)发生十二指肠残端漏。(2)单因素分析提示: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25g/L、新辅助化疗、毕Ⅱ式吻合、T4分期、癌肿边缘距幽门环距离<2cm、未行十二指肠残端包埋与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后十二指肠残端漏的发生相关(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因素分析提示:存在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25 g/L(OR=2.701,P=0.017,)、十二指肠残端未包埋(OR=4.572,P=0.002,)、毕Ⅱ式吻合(OR=2.477,P=0.029,)、癌肿边缘距幽门环<2cm(OR=3.176,P=0.015,)为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后发生十二指肠残端漏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存在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25g/L、十二指肠残端未包埋、毕Ⅱ式吻合、癌肿边缘距幽门环<2cm为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后发生十二指肠残端漏的独立危险因素,对于存在此类危险因素的患者应积极预防十二指肠残端漏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