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激励下结构模态参数识别的实验研究

来源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angi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结构故障诊断、健康监测、振动设计等诸多领域中,结构模态参数的获得是十分重要的基础。在常规的模态实验中,激励方式常采用锤击或激振器激振,但对一些精密仪器或结构,常规的激振方式的使用会受到限制,此时采用声音进行非接触式激励是一种很好的选择。例如卫星结构、载人航天器结构等,常规的激振方式有可能会对其造成损伤。还有一些处于特殊环境下的结构,如处于高温下的结构,此时常规的激振方式也难以实施。另外,航天器在高速飞行时,其本身也会受到强烈的噪声激励。因此,研究声音激励下的结构振动特性参数识别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与常规的激振方式相比,声激励对结构的输入无法精确测量和准确控制,声音激励下结构振动响应信号的信噪比也比较差,这给结构振动特性参数识别带来了很大困难。本文主要针对上述背景展开研究工作。   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1.综述了振动模态分析在工程领域的应用背景和意义,以及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多种模态参数识别的方法,对各种模态参数识别方法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   2.构建了以硬件PXI和软件LabVIEW为基础的声音激励实验系统。   3.进行了声音激励下飞机模型的模态实验,对飞机模型进行了结构振动特性有限元分析。   4.将随机减量法和和自然激励法分别与ERA法相结合,应用MATLAB语言编写了两种模态参数识别的程序,并运用实验采集的数据进行了模态参数识别;与商业化软件I-DEAS的模态参数识别结果进行了对比。   研究表明,本文编制的两种模态参数识别方法是有效的,可以用于声音激励下结构模态参数识别;用声音激励进行结构低频模态参数识别是可行的。
其他文献
结构的连续性倒塌可描述为结构在偶然荷载作用下发生初始破坏,导致某些结构构件失效并失去承载能力,原本由这些构件承担的荷载需要向周边的结构构件传递,在内力重分布的过程中越
随着地铁建设的迅猛发展,地铁运行引起的振动问题,包括对沿线居民、周边建筑物等产生影响,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焦点。本文利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等手段,主要从两个方面对地铁产
当两种物理性质不同的流体之间的分界面受到运动激波的冲击,界面上的初始小扰动会不断增长,并逐渐进入湍流混合状态,这种不稳定性现象被称为Richtmyer-Meshkov(RM)不稳定性。RM
形状记忆高分子聚合物作为一类重要的功能材料,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得到迅速发展,并且在航空航天、电力电子、医疗、包装、智能控制系统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目前国内外已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