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经济在过去30年中经历了高速的发展,但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及社会福利损耗代价。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降低温室气体和环境污染物的排放,实现绿色增长成为当务之急。在这种形势下,研究经济绿色增长的演进方式及衡量方法,同时探讨促进增长路径向绿色化趋势过渡的影响因素,对实现绿色增长意义重大。本文基于脱钩理论,从绿色增长的内涵出发,以中国和11个OECD国家为对象,研究三类不同污染约束下的绿色增长方式及影响因素。具体说来,主要研究两个问题:(1)对各国绿色增长路径进行描述,同时构建一个“绿色增长指数(Green Growth Index)"对国家/区域层面的绿色增长进行衡量,并以此界定“绝对绿色增长”、“相对绿色增长”和“非绿色增长”三种类型的增长方式。通过路径描述和指数构建分析,总结出不同类型的增长特征。 (2)实证分析绿色创新、外商直接投资、环境规制和城市化水平四个因素对绿色增长的影响作用。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 (1)12个国家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都或多或少的表现出一定的绿色化特征。但相比而言,差异更为明显。在同一类污染排放约束下,12个国家的路径和强度彼此间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综合三类不同污染约束下的增长轨迹来看,英国和芬兰的绿色化程度最高,属于绝对绿色增长;美国、法国、德国和瑞典的绿色化特征比较明显,基本处于绝对绿色增长或由相对绿色向绝对绿色增长过渡的状态;意大利、日本和韩国的绿色化程度相对而言有待提高;中国、加拿大和土耳其的绿色化特征比较微弱。总的说来,绿色增长实践在先进的欧洲和北美国家比较成功,中国等亚洲国家在绿色增长的政策措施方面,仍处于探索阶段,绿色化水平相对较弱。 (2)在经济增长对环境产生影响的过程中,绿色技术创新对于促进绿色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城市化对绿色增长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不同污染排放的影响存在差异;环境税对绿色增长起明显的抑制作用;FDI对污染排放并未起到显著的作用(3)EKC假说在三类污染排放下均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