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二次谐波显微术是一种新型的非线性光学显微术,不仅具有三维高空间分辨能力,同时还可以避免荧光标记物对活性生物样品的光毒作用以及光漂白现象,在生命科学、材料研究等领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次谐波显微术是一种新型的非线性光学显微术,不仅具有三维高空间分辨能力,同时还可以避免荧光标记物对活性生物样品的光毒作用以及光漂白现象,在生命科学、材料研究等领域都有十分广泛的应用。目前,有关二次谐波显微术的理论模型通常只能适用于低数值孔径情况,这不利于在高数值孔径条件下对二次谐波显微术的信号分析与解释。因此,有必要为二次谐波显微术建立更合理的理论模型。为此,本论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二次谐波显微术的矢量理论模型进行了研究:
首先,在低数值孔径条件下,在矢量衍射理论的基础上对傍轴近似在二次谐波显微术中的有效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样品的二阶非线性极化张量元的相对取值对二次谐波产生有很大的影响,即使在低数值孔径条件下也会导致傍轴近似处理出现失效的情况。无论是采用高数值孔径物镜还是低数值孔径物镜的二次谐波显微系统,相比基于傍轴近似处理的简化模型,矢量理论模型能更准确地描述二次谐波成像过程。
其次,利用矢量衍射理论和通用琼斯矩阵建立了偏振二次谐波显微术矢量理论模型,分别在高数值孔径和低数值孔径情况下分析了胶原纤维样品的二次谐波信号的偏振特性。研究结果表明,二阶非线性极化场轴向分量Pz对二次谐波信号的偏振状态有显著影响,当Pz的相对值较大时,二次谐波信号呈现椭圆偏振状态。另外,权重因子和横向分量间的交叉作用也会对二次谐波信号的偏振状态产生影响。采用矢量理论模型更有利于正确分析不同条件下偏振二次谐波显微术的工作特性。
最后,利用平面波角谱法和通用琼斯矩阵建立了折射率失配条件下的二次谐波显微术的矢量理论模型,以胶原纤维为具体的观测对象,分析和讨论了不同条件下折射率失配对聚焦激发光场和二次谐波信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照明系统存在的折射率失配导致聚焦激发光场出现焦移、强度衰减和半高全宽变宽;在照明系统无折射率失配的条件下,探测系统的折射率失配也会导致探测区域二次谐波信号光场的焦移、强度衰减、轴向分布展宽;不过,对二次谐波信号强度随入射线偏振光偏振方向的变化规律几乎没有影响。
其他文献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原材料及材料组成对其强度,抗裂性及抗变形能力等路用性能起着关键性作用。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现的病害,如裂缝、接缝损坏、板角断裂甚至断板等,究其主要原因是其
交通安全控制与管理是保障交通安全的重要手段,恶劣天气条件下尤其是台风天气下高速公路交通安全控制研究较少。我国受台风影响的主要省份有广东、海南、台湾、福建、浙江和
微结构光纤(Microstructuredfiber),又称光子晶体光纤(Photoniccrystalfiber,PCF),作为一种二维光子晶体,在对光的操控能力方面有着传统光纤无可比拟的优势,因此自诞生以来,
杭州章太炎纪念馆收藏有一份《说文古籀补匡谬》书稿,为章太炎弟子马宗霍1946年时整理抄录.20世纪80年代国内首次整理章太炎文献时,误认其为马宗霍读书笔记而未加重视.书稿实
正所谓教育强国,在任何时代,教育行业永远不会没落.尤其是近些年来市场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上升,同时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要程度认识也越来越深刻,市场上的教育
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桥梁和隧道等构造物沿路线布设,受地震危害大。地震对构造物的破坏程度与其所处的位置及布局是否合理有重要的关系。目前国内外对构造物抗震性能的研
随着密集波分复用系统(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DWDM)越来越广泛的运用,该系统中包括四波混频效应(Four Wave Mixing,FWM)在内非线性效应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
县级医院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疫情防控档案,做好档案收集工作既是上级部门的要求,也是医院自身发展的需要.在档案收集工作中存在缺乏收集意识与收集经验、档
近几年来,我国接连发生了几次高烈度地震,导致公路等构造物发生不同程度的破坏,同时也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公路作为联系地震区与外界的生命线,在震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
金属卟啉配合物通常具有较强的可见光与近红外光吸收能力、良好的热稳定性与化学稳定性、激发能量低、激发波长可调等许多优点,在光动力学治疗、光电器件、光催化以及三重态-三重态湮灭上转换(TTA-UC)等领域中有极大的潜在应用价值,因此受到了广泛关注。卟啉的共轭中心与金属原子配位,能实现重原子效应最大化,从而提高系间窜越(ISC)效率和吸光能力。卟啉与卟啉配合物能级满足卟啉配体内(1IL)激发态能级略高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