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高原涡、西南涡东移合并引发四川降水的机理研究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juchen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暴雨每年频繁发生,所致洪涝灾害严重。但我国地域广阔,暴雨类型多样,形成条件和机制各有不同,导致预测预报难度大。在我国西部地区,在青藏高原大地形的热动力作用影响下,夏季对流活跃,暴雨频发。尤其是高原东南侧地形复杂地区,一旦发生暴雨,很容易引发严重的地质灾害,并中断运输,农业和工业活动,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并威胁人民生命安全。因此,急需对高原东侧复杂地形地区暴雨的发生发展机制进行理论和模拟研究,这也是暴雨预报的基础。本文针对2019年8月5-6日四川一次东传型强降水事件,揭示了高原东侧多涡旋接力发展导致降水发展和传播的现象。利用涡度方程对诊断分析了影响不同涡旋发展的要素;并从能量演变的角度,揭示了涡旋降水加强、对流增长的原因。同时通过构建地形、开展地形坡度变化敏感性试验,评估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和四川盆地三大地形对高原东侧涡旋演变的作,研究坡度的改变对涡旋传播的影响。所得结果如下:(1)通过2019年夏季8月5-7日四川暴雨过程的逐小时降水和涡旋演变分析,发现高原东侧多涡旋的接力发展,导致降水向东发展和传播的现象。在研究区域和降水时段内,主要受三个涡旋影响:将高原北部向东北方向移动的部分称为高原涡1(PLV1),将高原南部向东移动的部分称为高原涡2(PLV2),在四川盆地上空生成的西南涡(SWV)。PLV1在0500时于高原上空生成之后向东北向移动并于0517时逐渐消散,PLV2在0508时开始在高原上空逐渐加强并东移,在0522时左右和西南涡合并,SWV在0511时左右在四川盆地附近生成并和PLV2在0522时左右合并,之后一起东移,于0615时左右逐渐移出模拟区域。降水发展和传播与多涡旋的路径的强度演变密切相关。(2)通过涡度方程诊断分析了影响不同涡旋发生的主导因子,剖析三个涡旋发展的机制有何异同。发现PLV1以垂直平流项和拉伸项为主要贡献项;对于PLV2,主导项为垂直平流项和拉伸项;而SWV2的主要贡献项为垂直平流项和水平平流项;利用能量方程,揭示了局地总能量异常的演变特征。发现在对流系统的东部出现正能量异常,可指示对流系统的发展方向,即向东传播。(3)通过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和四川盆地等多尺度地形的敏感性试验,探讨各大地形对涡旋发展的作用。结果表明,横断山脉对西南涡的形成起主导作用,而四川盆地对西南涡的形成起次要作用。对于高原涡旋(PLV2)的传播,四川盆地只会影响涡旋的强度,而不会影响高原涡旋的传播路径。一旦横断山脉被移除,高原涡旋的传播现象将不再出现;在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和四川盆地交界的陡峭地形处,地形坡度改变的敏感性实验表明,坡度越陡,高原涡(PLV2)的传播速度越快,同时盆地内的西南涡越强。而高原涡发展的高度(即最强涡度垂直伸展的高度),几乎稳定维持在地形上空相同高度位置,受(陡坡/缓坡)坡度变化的影响较小。
其他文献
随着生物质能源的兴起与应用,生物质固化成型技术得到了推广与发展。环模式生物质颗粒成型机是生物质固化成型技术领域至关重要的机械之一,而环模则是环模式颗粒机致密成型的关键部件,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生物质颗粒机的性能、效率与生成颗粒产品的质量。但目前环模式颗粒成型机仍存在耗能高、产量低、环模磨损严重、成型颗粒质量差等诸多问题。为提高环模式生物质颗粒机的制粒性能,本文对环模式生物质颗粒机的成型机理及部件受力进
学位
花青素是属于苯丙烷类的黄酮类化合物代表了一大类植物次生代谢物,涉及植物正常生长和发育的多个方面,有助于植物抵御生物及非生物胁迫。研究表明光照、激素和蔗糖等环境因子影响植物花青素的积累,从而一定程度改善植物的逆境适应性。目前油茶花青素相关的研究较少,本次实验研究环境因子对油茶次生子叶花青素积累的影响,以及诱导花青素过程中产生的逆境对油茶次生子叶生长发育的影响。可为油茶花青素抗逆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本文
在全球化导致的文化冲击以及中国城市现代化进程加快的背景下,中国城市风貌发展与保护迎来前所未有的挑战,正面临着特色缺失、文脉断裂的危机。城建加快使城市风貌陷入日渐趋同的窘境,一些城市在更新过程中“大拆大建”,给城市风貌留下永久性创伤,而新塑造的城市风貌则千篇一律。针对这种问题,本文尝试以“风貌破碎度”这一新概念为切入点,对城市风貌的塑造与缝合进行探索与研究。首先,本文对城市风貌问题产生的背景进行阐述
学位
以合肥市的公园绿地作为研究对象,选取适当的样地进行抽样调查,分析其城市森林结构,不仅对促进合肥市公园的植物配置进一步优化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还能为合肥市及周边类似地区的城市森林公园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基础资料和参考依据。参照法瑞学派的研究方法,选取合肥市13个公园共148个样方,调查城市公园植物群落现状,研究结果如下:(1)共有植物137种,隶属61个科,110个属。优势科前五位为蔷薇科、禾本科、百合科
土壤孔隙结构对土壤水、气运输至关重要。田间管理措施对土壤孔隙结构造成不同影响。在微尺度土壤结构中,土壤孔隙分布以及孔隙连通性等在氮转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土壤孔隙结构的恶化导致了温室气体排放和作物减产等环境问题和经济效益问题。探究不同土壤结构特征与氮转化过程的关系有助于明确氮肥供给的关键因素,对农田养分管理和合理耕层构建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在三种不同长期施肥土壤(Control不施肥、NPK单施化
学位
近年来,新型酰胺杀菌剂在农作物上被广泛登记使用,然而该类杀菌剂大多含有手性对称中心,其对映体在生物体及环境中可能存在立体选择性差异,因此从对映体水平进行此类杀菌剂的应用安全性评价是一项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氟唑环菌胺是此类新型手性酰胺类杀菌剂的典型代表,具有高效性和广泛性的特点,目前其对映体层面的安全性评价工作尚未见报道。本论文从氟唑环菌胺四个对映体入手,探究了氟唑环菌胺的立体选择性降解、生物抑菌活
我国汽车保有量正逐年提高,汽车已成为我国人民日常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发动机控制器(Engine Management System,以下简称EMS)作为汽车的动力核心控制单元,对其应用逻辑的系统测试是保证汽车行车安全的关键。本文基于课题组与企业产学研合作项目,研究EMS的仿真测试方法,开发EMS在环功能仿真平台,以解决高车速/高水温极限工况下EMS功能逻辑无法使用实车系统验证的难题,研究具有一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