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高职院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为研究课题,主要是基于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文件精神,针对现阶段高职院校财务绩效评价中出现的发展不平衡、投入不足等现实问题,对高职院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进行研究,以此明确了高职院校财务绩效评价的发展方向。一方面,对于教育资源有效且合理的配置有着促进作用,另一方面,能准确地反映高职院校的财务运行状况,为国家的政策提出与财务绩效的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立足于高职院校发展实际,从高职院校财务绩效的研究背景出发,提出研究高职院校财务绩效的重要性与意义。分析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对高职院校财务绩效评价的相关概念、含义、原则进行了具体的阐释,对论文实践研究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以公共产品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为理论基础,采集了陕西省直属的十所高职院校,十二所高等院校在2011-2012年的相关财务数据作为实证分析样本,遵循可操作性、一致性与差异性结合等原则构建出包含五个一级指标,二十九个二级指标的高职院校财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充分了解相关文献和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分析方法、数理统计方法对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具体从高职院校的教学投入、教学产出、实训能力、财务实力以及资产状况五方面进行剖析,总结出高职院校财务绩效指标的特点,并对十所高职院校间的财务绩效状况进行对比,得出高职院校在财务绩效管理的现状。同时将评价结果与取样的陕西省十二所高等院校数据进行了横向的比较分析,找出高职院校在发展中的优势与劣势,并针对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验证了该高职院校财务绩效评价体系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希望此研究能为在高职院校从事财务绩效评价的相关人员提供实践参考价值,以此发扬高职教育的办学特色,提高自身的财务绩效,增强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