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礼》朝鲜化与朝鲜王朝的中华观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rain04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朝鲜王朝(1392-1910)素称礼仪之邦,朝鲜时代的礼书卷帙浩繁、礼家前赴后继,与中国礼学范式不同之处在于,朝鲜王朝的整个国家机构与政治体制都建立在礼学的基础之上,不仅朝鲜王室的礼仪制度借助《家礼》得以完善,而且地方社会秩序的维持也得益于民众对《家礼》的遵奉,可以说礼学是构建与主导朝鲜政治、文化的核心要素。同时要看到的是,朝鲜是中国的藩属国,对中国礼教积极效仿,在政治与文化认同层面上也有其自身的态度。本文以为,礼学建构下的朝鲜王朝对华认同观可以从对中国与对自身认知两方面的情感角度来结合考察。一方面,从朝鲜对中国的认知态度考量,朝鲜遵明制、着明衣,对明代政权有着天然的服膺,但明清易代后,朝鲜在“中国中心主义”的概念上主观地将“中华”与“满清”两者分离开来。在政治上依旧认同前明制度,视满清为“蛮貊之邦”,在文化上独守先王法服,对清国文化不无鄙夷,这其中不乏有遵奉正统的高傲正义感,但又存在着对满清政权合法性的偏见。透过17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朝鲜燕行使者在中国的实地经历与感受,不难发现文化与政治认同之间并非包含、并列而是动态递进、相互作用的关系,政治归属的渐行渐远加深了朝鲜在文化上对胡风满俗的偏见,而文化上的失落又助推了他们对满清蛮貊政治的鄙夷。更进一步地说,通过对《燕行录》的考察,可以看到在彼此的对望中,朝鲜对满清的文化与政治认同感在逐步递嬗。另一方面,从朝鲜自身角度来考量,《家礼》朝鲜化的进路又是反映朝鲜自身政治、文化体系构建并逐步完善以即朝鲜从“认同”走向“自我”的过程。透过《家礼》在朝鲜五百余年的传播史,不仅可以从文化角度阐释朝鲜礼学范式沿革与“声教”异变的进程,厘清朝鲜不同时期家礼之“通论”、“诸先生礼说”、“问答”、“补苴”、“常变”、“祝辞”、“礼式”、“家范”等书写形式的形成与特点,也可以从朝鲜前期国法体系的建构、朝鲜中期国法与家礼的分离、朝鲜后期法典的修订与士礼的多元性等三个方面考察朝鲜家礼与国法之间的关系,藉此以说明《家礼》在朝鲜自身政治、法律体系的构建进程。本文透过礼学宰制下“他者”与“自我”间的对望和检视,借以勾绘李氏朝鲜的政治与文化认同在递嬗过程的复杂轮廓,以此为东亚政治与儒教文明的交流研究提供一个抛砖引玉的平台。
其他文献
莫扎特的一生艰苦坎坷,但这并没有停止他创作音乐的脚步,在他三十五年的一生中创作了六百多部杰出的作品,这惊人的作品量的背后是他对音乐的热爱和付出,这也是他独特和伟大的地方
湖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发展农业是振兴经济的基础。任何行业的发展,与人力资源的储备和完善密不可分。发展新农村、新农业,就需要新时期的农民。岳阳作为湖南省第二大经济体,对
泉州因其独特的地理优势.而成为多种宗教荟萃之地,其中有外来的佛教、伊斯兰教、印度教、基督教.甚至还有世界上仅存的摩尼教遗址.加上国内土生土长的道教,呈现了东西方文明交相辉
会议
1982年猪红皮病的报道可能是我国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蓝耳病)最早的地方性流行。我国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经历漫长的地方性流行,发展为2001年的普通猪蓝耳病大流行,再发展为2006
在改革开放30年来社会转型时期的国内背景下,在全球化、多元化、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在国内人们的价值体系发生深刻变化的社会背景下,传统城乡二元结构使得农村的经济水平、
2018年10月,德国发布《德国大学生健康调查》。该调查由德国高校与科学研究中心(DZHW)、柏林自由大学和技术人员保险(Techniker Krankenkasse,TK)公司合作完成,调查结果表明,25%的德
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不仅促进社会力量兴办医疗卫生机构,也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立医疗机构的改制,各地在社会办医的政策上也作了许多探索,社会办医疗卫生机构在我国有了一定形式
排污许可证制度改革的总体发展方向是要打造"一证式"的管理模式,即以排污许可证制度为核心,构建全面整合污染源环境管理制度的体系,实现排污许可证对污染源在管理对象、管理
古语云:“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兴”。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信”不仅是维系着人与人之间的伦理道德规范,更是统治阶级施政治国的重要法则。20世纪中叶以来,政
《红楼梦》打破了传统的写法,在叙述人的设置上,将单一的、集体化的小说叙述人,发展成为一个多元的、多层次的、个性化的、立体化的系统,其独具匠心的叙述人设置艺术,可概括为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