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生物制氢技术以清洁性和经济性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新能源之一。在连续的制氢过程中产氢菌体易流失,为建立长期稳定运行的制氢系统,除筛选高效产氢菌种外,生物量的保持成为生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物制氢技术以清洁性和经济性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新能源之一。在连续的制氢过程中产氢菌体易流失,为建立长期稳定运行的制氢系统,除筛选高效产氢菌种外,生物量的保持成为生物制氢取得高效率的关键。目前主要采取固定化技术实现这一目的,其优点是能够提高单位体积的生物量及制氢稳定性。目前所用载体虽机械强度和生物相容性好,但比重大、回收利用困难,在稳定性、力学性能及处理效果等方面存在一定不足,研制开发新型固定化载体成为发展趋势。菌丝球是霉菌Aspergillus niger Y3在发酵过程中由菌丝体缠绕形成的一种微生物颗粒,其表面布满了网状空隙,具有多孔及表面积大的特点利于传质;表面的官能团利于细菌的粘附;营养需求简单、成球条件宽泛;生长迅速、代时短,生产成本低,所以将菌丝球作为一种新型生物载体将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本实验采用霉菌菌丝球作为生物载体固定Thermoanaerobacterium thermosaccharolyticum W16,研究霉菌菌丝球投加量、霉菌菌丝球培养时间及霉菌菌丝球大小对固载效果的影响。基于单因素试验结果采用响应曲面法(RSM)对影响固定化效果的三个关键因素进行优化以获得最大的产氢量,并对影响产氢量的关键因子进行研究和分析,寻求多因素系统中霉菌菌丝球对T. thermosaccharolyticumW16固定的最佳优化条件。在上述最优固载条件下采用连续搅拌槽式反应器(CSTR)反应器进行连续流制氢试验,进一步对霉菌菌丝球固定W16的连续流产氢特性进行研究。当稀释率为0.0775h-1、搅拌速率200rpm/min时固定化产氢反应器具有较高的产氢能力,在50h后累积产氢量逐渐高于非固定化产氢系统,氢气累积产量6292mL,与非固定化产氢系统5790mL相比提高8.7%。填加生物载体的产氢反应器具备良好的缓冲性能,加速了反应器的启动,稳定运行时固定化连续流反应器产氢速率平均98.39mL/L h高于非固定化连续流反应器单位体积产氢量83.91mLH2/L h,提高17.3%。固定化连续流反应器生物量在0.6960g/L ~ 0.8157g/L,高于非固定化反应器生物量0.6413g/L ~ 0.7754g/L。
其他文献
焦化废水是一种危害大、处理困难的工业废水,属于我国重点处理的废水之一。光催化氧化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水处理技术,具有处理效率高、工艺设备简单、操作条件易控
A2Ⅴ-B3Ⅵ(A=Bi、Sb, B=Te、Se)族化合物及其合金,是目前在室温附近性能最好,并且广泛应用于热电制冷领域的一类化合物,但是其商业化应用块体材料的ZT值一直徘徊在1.0左右,制
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对陶瓷材料的结构稳定性和安全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结构陶瓷材料由于具有较高的热膨胀系数,在经历大的温度梯度时会产生热应力,对材料的结构造成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是指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而释放到环境中的、对人体内和动物体内原本营造的正常激素功能施加影响,从而影响内分泌系统的化学物质作用的物质,又称为“环
广西环境是我国西南典型的喀斯特石漠化区域。受当地居民对生产和对农田土壤重金属修复要求,探索在多重金属污染土壤中开展农业活动。本文选择采用盆栽方法种植甜高粱,研究在农田土壤不同重金属污染程度下对甜高粱生长、生理特性指标的影响,及其对Pb、Zn、As等多种重金属的吸收和累积效果。同时,深入研究在单施化肥和添加外源有机质(秸秆、有机肥、350℃厌氧烧制成的生物炭)配施NPK(氮磷钾)肥处理后,土壤pH值
土法炼锌虽已淘汰,但炼锌废渣的后遗危害并没有消除。本文以理化分析与生物监测相结合的分析方法为研究手段,选择贵州省黔西北土法炼锌区炼锌规模较大的赫章县、威宁县、水城县
通过水的自然循环,其他各类水体中的污染物都可能汇集到海洋中去,这决定了海洋体系中污染物的复杂性;同时也决定了海水中有机物痕量级的特点。但痕量不意味着污染性小,这些有机污染物有较强的生物累积性,会一点点的侵蚀海洋环境和人体健康。所以目前对多组份、低浓度的海洋环境中有机物的检测要求显著提高。活性炭纤维型固相微萃取(ACF-SPME)技术是基于固相微萃取(SPME)技术发展起来的,适于海洋样品的检测,既
以改革开放为界,思想领袖陈独秀在五四纪念中受到的评价存有巨大“反差”.此前,思想领袖陈独秀的贡献被遮蔽;此后,思想领袖陈独秀被冠以“第一个”“发起者”“旗手”的称号,
本文选取二元MoSi2和三元(Mo,Nb)Si2过渡族金属二硅化物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光学悬浮区熔法制备单晶体。研究分为:1.C40结构单晶体中NbSi2/MoSi2双相层片结构形成机制;2.少量Cr添
目前,镁合金作为可降解植入体材料越来越受到研究者们的的关注。限制镁合金应用的主要问题是镁的化学性质过于活泼,在人体内降解过快。人们希望可以有效地控制镁合金的腐蚀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