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心电信号的监测已经成为心血管类疾病诊断的主要手段。心电信号是指和心脏的生理功能有关的人体生物电信号,它是由人体心脏的电活动产生的。心血管类疾病的发作通常是突然的,无法预料的,并且具有较高的致残致死的危险性。连续、准确、实时采集的心电信号可为心血管类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依据。由此,便携式心电监护仪的研发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目前,心电信号的提取依然是研制多功能便携式心电监护仪的关键技术。本文在认真分析和调研的基础上,利用了一种新的检测方法来对心电信号进行检测:心电信号作用于无源传感器并决定着传感电路谐振频率的大小,而谐振频率的大小通过耦合作用可以直接反映在读取电路的信号的相位上,通过测量该相位改变的大小就可检测出相应的心电信号变化的信息。然后对此方法进行了原理分析和可行性仿真验证。本文在基于新的心电信号检测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检测读取电路系统,并对其中大部分的模块进行了仿真分析,该电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采用有源晶振、RLC选频电路和放大电路构成的33MHz正弦波信号发生器,其产生的高频信号经过移相电路后一路用来作为基准信号,另一路作为载波信号用来驱动传感器工作和检测传感电路谐振频率的变化,传感电路频率变化时,载波信号的相位就会发生改变;采用电阻和电容构成的移相电路,实现相对90°稳定相移,保证了相位差测量的稳定性;采用AD8611构成的波形变换电路,利用比较器原理实现了正弦信号变换为方波信号;采用AD9901构成的鉴相电路,实现对基准信号和已调信号的相位差检测;采用RLC构成的巴特沃斯低通滤波电路,用来对鉴相后的高频信号进行滤波处理,以获取随心电信号变化的电平;采用OP07构成的放大电路,实现了对电平的高通滤波和放大,其测量出的电平信号即反映了心电信号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