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十年来,我国出口贸易规模日益扩大,贸易顺差持续增长,从表面看我国处在对外贸易有利位置,但是目前我国商品生产仍然采用高投入、高消耗、粗放型的模式,而且大多数出口产品还处于价值链低端,因此,在巨额贸易顺差背后,有可能对我国生态利益造成严重的侵蚀。本文利用生态经济学中研究生态系统价值的最新方法——能值分析,全面、客观、综合地分析我国对外贸易中的生态利益,以期对我国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利益、促进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有所帮助。本文遵循“文献回顾-理论解释-现状分析-实证分析-政策建议”的写作框架展开论文内容。首先,在明确界定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围绕生态要素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要素跨国流动、能值分析三个方面,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归纳和评述。其次,利用生产要素理论和经济增长理论,分析生态要素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并且把生态要素引入内生增长模型,研究生态要素消耗率的影响因素。利用要素流动理论和雷布斯基定理,分析生态要素与商品贸易的相互影响,并且把生态要素引入埃奇沃斯方盒,研究资本、劳动要素增长对生态要素密集型产品生产和出口的影响。再次,利用本文介绍的国际贸易中的能值分析方法,计算各行业的单位能值和各种产品的进出口能值,解释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双顺差现象。在此基础上,利用变截距固定效应面板模型对生态要素消耗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最后,从贸易市场和贸易商品两个角度研究我国对外贸易生态利益。在从贸易市场角度分析时,主要对比了我国同美国、日本、欧盟贸易中的生态要素流动,并利用能值综合指标进行了分析对比。在从贸易商品角度分析时,以中美贸易为例,对比分析了资本、劳动、生态密集型产品的贸易能值,并对中美生态密集型产品出口与中美能值逆差的相关性进行了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二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在文献调研、理论分析、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论文结尾部分提出了我国对外贸易生态利益的改进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