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型跳跃机器人起跳阶段运动学及动力学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nyu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腿型跳跃机器人是机器人研究领域的一个前沿课题,其起跳过程是一个多变量、变约束、欠驱动、非线性的运动学和动力学耦合过程,这为其关节空间起跳运动控制问题的研究带来了很大的技术难度。本文以双关节腿型跳跃机器人为研究对象,对其起跳阶段进行了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并研究了其在起跳阶段关节空间的运动规划问题。首先,在分析各种腿型跳跃生物生理结构与运动特征的基础上,设计并制作出了一种由电机和弹簧耦合驱动的腿型跳跃机器人,并抽象建立了一种表达机器人结构参数的机构简化模型。将腿型跳跃机器人起跳阶段划分为站立相和欠驱动相,利用坐标系相对转动的方向余弦矩阵并结合矩阵运算法则,建立了机器人在起跳过程中各构件质心与总质心的位置、速度和加速度模型,揭示了机器人各质心空间运动与结构参数和关节空间运动之间的耦合关系。其次,在腿型跳跃机器人运动学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质点系的达朗贝尔原理,建立了脚掌处地面反力的力学模型,并分析得到了机器人进入起跳欠驱动相的判断条件。考虑关节弹性和脚掌处地面反力的影响,分析了机器人在起跳阶段中的动能、势能和非保守广义力,采用Lagrange方法建立了机器人在起跳站立相和欠驱动相的动力学方程,并研究了腿型跳跃机器人起跳欠驱动相时脚尖处产生的二阶非线性运动约束。再则,在机器人起跳阶段运动学和动力学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机器人的起跳离地条件,得到了质心运动的边界值条件,采用可变四次多项式插值方法首先规划出了机器人的质心运动轨迹。从机器人质心空间的速度水平上进行了逆运动学分析,求解出了机器人起跳站立相关节空间的运动轨迹。当机器人处于起跳的欠驱动相时,在机器人质心空间的加速度水平上,将欠驱动相产生的动力学运动约束融入到了逆运动学求解过程中,完成了机器人在起跳欠驱动相关节空间的轨迹规划。最后,依照规划出的关节空间运动轨迹,分别进行了虚拟样机和实物样机的起跳实验,将所得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和处理。实验现象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了机器人结构设计的合理性,验证了本文建立的相关运动学和动力学理论模型的正确性,说明了从质心空间的逆运动学角度进行机器人运动规划方法的可行性与实用性。本论文的研究工作,对腿型跳跃机器人理论建模和运动控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针对陕北斜坡东部特低渗透储层受沉积环境、成岩作用、构造等因素影响,储层宏观物性和微观孔隙类型多样、储集性能和渗流结构差异较大、流动层带复杂的特点,以沉积学、测井地质
本文采用全新的机电一体化虚拟原型仿真技术——LabVIEW与SolidWorks联合仿真技术,以平面二自由度平动并联机器人为研究对象,从并联机构的遴选与优化、虚拟原型建模、运动轨
华64区已进入中后期开发阶段,目前存在地层压力下降、油田区块生产的含水率上升较快、开发平面矛盾较为突出等问题。 本论文在收集丰富的岩心、地质和动态资料基础上,参阅大
液压挖掘机是一种应用极其广泛的大型工程机械,自其诞生以来,其油耗高、能量利用率低、排放差等问题也始终存在,因此国内外生产企业对挖掘机的高效、节能研究也从未停止。当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高层建筑逐年增多,施工高度的增加使得对塔机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塔机处于独立状态起升高度逐渐增加时,结构的非线性越来越明显。为分析非线性因素对塔
油气水三相混合物在井筒中的流动理论是举升方式选择与油井生产工况分析的重要基本理论。迄今,该研究领域中尽管不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仍留有大量的研究课题亟待攻关。本文借
目前国内外低渗透复杂断块油藏挖潜技术的发展趋势是综合运用地震、钻井、测井、测试等资料,以计算机为手段,建立精细三维地质模型(包括确定性模型和随机模型),运用构造精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