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临床研究

来源 :湖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cong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估针刺治疗无先兆偏头痛的有效性,通过比较传统针刺组(针刺组)在改善偏头痛症状及生活、工作残疾指数方面是否优于安慰针刺组(假针刺组),以明确针刺疗效的特异性。方法按照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60名符合诊断标准的无先兆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假针刺组各30名。针刺组取穴:主穴:合谷(双侧)、太冲(双侧)、太阳(单侧)、率谷(单侧)、风池(单侧);配穴:阳明经:头维(单侧);太阳经:天柱(单侧);厥阴经:百会(单侧);操作方法:仰卧位,皮肤常规消毒。采用德国asia-med公司所生产的NO.16针灸针,针刺后每穴小幅度均匀提插捻转3次,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行小幅度均匀提插捻转手法一次,共行针四次。以4周为一周期,隔日1次,治疗10次,休息9日后开始下一周期的治疗。共治疗8周、20次。假针刺组取穴:于颈肩部选取八个刺激点定位:参照200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12346-2006)《腧穴名称与定位》避开腧穴处取穴。刺激点1:肩井与巨骨连线的中点处(双侧);刺激点2: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5寸(双侧);刺激点3:第八胸椎棘突下旁开5寸(双侧);刺激点4: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5寸(双侧)。操作方法:仰卧位,皮肤常规消毒。采用德国asia-med公司所生产的streitberger针灸针,针刺后每穴小幅度均匀提插捻转3次,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行小幅度均匀提插捻转手法一次,共行针四次。频次、疗程及时间同针刺组(即便患者在治疗期间达到临床治愈,仍需坚持做完2周期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及治疗后三个月随访期偏头痛每4周发作的总时长、疼痛强度总分及偏头痛残疾评估得分较基线期的变化值,评价两组治疗效果,数据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处理分析。结果1、在治疗期5-8周结束后及随访期17-20周结束后,针刺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假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期1-4周结束后,两组的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2、针刺组偏头痛每4周疼痛持续的总时长在各节点较基线期均明显减少(P<0.01);与假针刺组相比,除治疗期1-4周外,其余节点针刺组发作总时长明显少于假针刺组,且疼痛持续总时长趋于稳定,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3、两组偏头痛每4周疼痛强度总分(VAS总分)均有不同幅度的下降,其中针刺组在治疗期和随访期较假针刺组下降幅度更加明显,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4、针刺组在治疗期和随访期偏头痛残疾评估得分(MIDAS)较基线期均明显降低(P<0.01),假针刺组无明显下降(P>0.05)。结论针刺能够有效得减少偏头痛发作的持续时间,降低疼痛强度,改善残疾程度,疗效持续时间长,长期疗效优于假针刺,且不良反应少,安全系数高,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其他文献
栽培葡萄近年来真菌病害发生严重,常规药理防治有其巨大的危害性和局限性,传统育种技术又很难获得抗病品种。运用生物技术育种成为当前最有前景的育种手段,同时,业已成熟的组
本文介绍了工艺美术概念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我国的发展变化,并对西方由实用美术发展而来的工业设计在工业革命和包豪斯的影响下所具有的美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对二者的异同和
本文著重論述《詩集傳》每個訓詁術語出現的語境及用法,進而發現各術語之間的區別和聯繫,歸納朱注特點。本文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簡單介紹朱熹生平和著作情況,交待《詩集傳》版本
本文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运用语用学相关原理对现代汉语中动结式的内部结构进行了细致描述,对动结式进入重动句、把字句、被字句和话题句的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动结式在
通过对技术进步含义及其贡献率测定方法的论述,采用增长速度方程对陕西省1984—2004年畜牧业技术进步贡献率进行测算,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认为陕西畜牧业的技术进步贡献率并
本文旨在从认知语言学领域中的概念整合理论框架下来探讨指示投射现象意义构建的内部机制及其过程。本文采用定性研究方法通过对收集到的指示投射现象典型例句的研究分析,试
本文从构成递进语义关系的深层逻辑基础入手,以胡裕树先生的“三个平面”的理论为背景,在形式和意义相互印证的原则下,观察和分析“尚且”句式的语义特征,并结合“尚且”出现
目的观察临床采用艾灸头部穴位对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7月在本院住院治疗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5例,
随着电力巡检技术的发展,无人机挂载光电巡检吊舱进行自动巡检任务成为电力巡检作业的一个重要模式;大量巡检数据的存储是光电巡检吊舱巡检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解决电力巡
<正> 1983年10月1日,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一重要指示,为我国教育事业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从事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