萘普生和斑马鱼胚胎发育毒性及其臭氧降解特性研究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bin811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药品和个人护理用品(PPCPs)在环境中具有持久性,它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危害。萘普生作为PPCPS的其中一种,是全球主要的抗炎镇痛非处方药物之一。在水环境中的污染浓度达到了ng/L的水平。萘普生具有非生物降解性,传统工艺的污水处理厂去除率不高,污水处理厂出水的检出率相对较高。长期低浓度暴露对网纹水蚤的繁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鱼肝细胞代谢也有影响。  本文以萘普生为测试化合物,研究萘普生对斑马鱼胚胎的急性毒性效应和胚胎发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萘普生暴露浓度60μmol/L时,96hpf胚胎死亡率达到80%,96 hpf-LC50为27.37μmol/L。暴露于萘普生的斑马鱼胚胎出现心包囊肿、卵黄囊肿和身体弯曲等畸形现象,高浓度暴露的胚胎其心包囊肿出现率达到100%,而孵化率明显下降。萘普生暴露使斑马鱼胚胎的代谢基因CYP1A和CYP2J26基因的表达量有明显增加,UGT1A1基因的表达量明显减少。  通过萘普生和重金属Cu2+对斑马鱼胚胎的单一毒性实验,研究这两者对胚胎的联合毒性效应。实验结果表明Cu2+的斑马鱼胚胎96 hpf-LC50为10.97μmol/L。萘普生与Cu2+在毒性单位比4∶1,2∶1,1∶1,1∶2,1∶4对斑马鱼胚胎混合暴露实验,采用AI法评价联合毒性效应,所有毒性单位比的联合暴露实验都显示萘普生和Cu2+对斑马鱼胚胎致死效应的联合毒性为拮抗作用。萘普生与Cu2+能发生络合反应,对其络合物分析推测,该络合物分子由单核铜与两个萘普生上的羧基氧配位形成。  本文研究了萘普生臭氧氧化的机理,考察了臭氧投加量,溶液pH,初始质量浓度,腐殖酸对萘普生臭氧降解的影响,探讨了萘普生臭氧氧化的降解动力学,并对降解中间产物进行了测定。实验结果表明臭氧能快速降解萘普生,降解比较彻底。中性条件下臭氧流量为5,10,20 mL/min时分别在32,14,8 min时对萘普生基本完全降解,降解率随臭氧流量增加而增大,随着pH与初始质量浓度C0的增加而减小,腐殖酸抑制萘普生臭氧降解,抑制作用随着腐殖酸浓度增大而增强。pH=4~8时萘普生臭氧降解遵循拟零级动力学,pH=10时萘普生臭氧降解动力学为拟一级降解动力学。用GC-MS对中间产物产物进行分析,确定了臭氧氧化萘普生所产生的几种中间产物,都是萘环上的支链被臭氧逐步氧化形成的。
其他文献
近年来,有机无机杂化太阳能电池发展迅速。已有研究表明,聚三己基噻吩(P3HT)用作可以表现出优异的性能。本论文使用聚三己基噻吩(P3HT)作为活性层给体材料,使用电化学聚合方法,聚合过程简单,聚合时间只有十几秒,从而避免了传统化学方法聚合P3HT的复杂工序。我的论文的一个创新点是使用了带有噻吩基团的小分子物质——三噻吩硫醇(T3SH)对ITO(电聚合工作电极)进行化学接枝,使ITO的表面带有噻吩基
随着因特网的迅猛发展和个人计算机的不断普及,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信息量急剧增加的时代,这激起了人们对光纤通信传输速率的极高要求以及对系统通信容量的巨大需求。
电镀废水是含镍废水的重要来源,镍离子和生产过程中必须添加的各种络合剂结合而形成络合态镍,使得电镀废水处理难度更大。二硫代氨基甲酸盐(DTC)类重金属捕集剂EDTC可直接处理络
近年来,随着市场对于软磁性材料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传统取向硅钢产品由于性能与功能上的局限性,对于开发新的具有高附加值的取向硅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本论文针对白云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高铅酸钡(BaPbO3)是一种新型的多功能导电陶瓷,人们利用它的优异导电性做成薄膜材料或复合材料,提高材料的导电性和其他综合性能。本论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在A1203基底上制备了电导率较高的导电膜,导电膜与基体附着力良好,且可通过与Ti02薄膜的复合形成具有光电协同催化效率的复合膜。本论文包括以下四个部分:①简单介绍了膜分离技术,光催化技术,光电催化技术的发展与应用,重点介绍了复合膜的制备以及修饰方法
孔蚀由于其隐蔽性强、随机性大以及破坏性大等特点,成为很多钢材腐蚀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研究孔蚀的早期行为对于孔蚀的预测及控制具有很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利用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