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临界机组大滞后性对象动态过程控制优化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perMM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站热工控制领域中,对象多为大热容量系统,各自间存在耦合和干扰关系,控制时具有大滞后、惯性特性。基于经典控制理论的传统PID控制器在设计时均依据稳定性和安全性原则,虽能保证在设计工况下的控制品质,但对于变环境、变工况下动态过程的调节很难保证控制的最优性,自适应能力、鲁棒性能和克服强非线性的能力均差。特别是,直流锅炉燃料量、主蒸汽流量等关键参数难以在线准确检测,使得大型超临界机组变工况运行、模型失配等条件下的优化控制依然是目前研究的重点。论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着重研究:首先,针对燃料量不易准确测量和燃料发热量难以在线精确检测,应用信息融合-径向基(RBF)神经网络算法,设计了基于RBF神经网络-PID混合控制的超临界锅炉燃料量优化控制系统。该优化控制综合了RBF神经网络的强自学习、并行计算能力和信息融合方法的互补性、冗余性等特点,重构燃料发热量系数,在燃烧内扰时用来在线精确修正实际燃料量,外扰时作为燃料量需求的前馈控制,以保证燃料量实时符合机组负荷变化或锅炉内扰下各工况的实际需求。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此控制系统可保证燃料量控制的准确性和快速性,以及内外扰动下锅炉工况的稳定性。其次,通过引入混结构隐含层,改善传统RBF神经网络变工况控制时的非线性和扰动适应能力,设计了基于混结构RBF神经网络(MS-RBFNN)的超临界锅炉燃水比控制系统,即用MS-RBFNN综合学习当前主要相关状态参数,以锅炉受热面中间点温度与其设计值的均方差作为学习训练信号,实时并行计算出最优的燃水比控制量,以及时修正锅炉燃烧率并对主蒸汽温度进行粗调。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此优化方案相对传统PID控制,可更好克服主蒸汽温度控制时的大滞后性,具备更好的变工况适应能力,同时保证了机组的热效率。最后,设计了基于模糊控制器的超临界锅炉直吹式中速磨组启动控制系统,利用模糊控制的鲁棒性和克服非线性能力,优化了对磨组启动过程中咬合时间、咬合电流等不确定参数的控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在磨组启动中MCS(模拟量控制系统)和BMS(燃烧器管理系统)可更好地协调控制,并保证了超临界机组燃烧工况在动态过程中的平稳控制。
其他文献
在军事上,飞行器有时候必须在砂尘环境中工作,发动机会吸入大量的砂尘,如砂粒。这些砂尘对叶片产生磨损并且会附着在叶片上,此外,发动机的冷却通道也可能会被堵塞,更换发动机是昂贵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能源消耗量的增加造成能源短缺,再加上传统的化石能源消耗对全球气候和生存环境有很大的负面效应。人类面临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在化石
γ-聚谷氨酸(γ-PGA)是一类谷氨酸单体通过γ-酰胺键连接形成的高分子氨基酸聚合物。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大分子物质,γ-PGA具有遇水可溶、生物可降解、无毒可食用、对环境无污染等特点,在化工、医药、食品、农业、环境、日用品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开发和应用前景。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γ-PGA是目前制备γ-PGA的主要方法。本论文详细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在液态和固态两种不同形式
在目前燃煤供应日趋紧张的局势下,火电厂入炉煤煤质普遍较差,且呈现多变性的特点,严重威胁到电厂的安全经济运行。对入炉煤煤质实行在线检测,并指导机组运行,提高机组对煤质
为了掌握燃烧过程的精细流场结构及污染物的排放特性,实现一次能源的高效清洁利用,需要对碳氢燃料燃烧反应流进行详细的分析。其中将基元燃烧模型与计算流体力学模型相耦合的方
本研究主要利用先进的人工智能分析仪器-电子鼻和传统的分析方法,对苹果质量进行了评定。以北京地区的早熟品种津轻、中熟品种红星和乔纳金及晚熟品种富士四个主要苹果品种为
卷烟烟气是一种复杂的氧化性气溶胶,当其暴露机体时会影响相关靶组织的氧化还原平衡,诱发氧化应激以及炎症反应,并最终导致相关疾病的发生。因此研究卷烟烟气氧化应激对评价卷烟
特种复合增强管材是一种新型管材,其弥补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材的不足,应用广泛。特种复合增强管材生产线由钢丝缠绕机、挤出机、主牵引机和副牵引机等设备组成。为保证产品
柴油机目前被广泛应用于船舶动力、发电、灌溉、车辆动力等广阔的领域,但应用的同时带来了严重的大气污染问题,如何进一步降低柴油机排放已成为当前能源与环境领域的一个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