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塔本陶勒盖煤矿(简称TT矿)位于蒙古国南戈壁省,距我国甘其毛都口岸西北方向190公里。TT矿的原煤主要为焦煤、1/3焦煤。TT矿煤田储量大,估计储量为60亿吨,煤种属优质炼焦用煤,是我国紧缺煤种,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价值和市场需求前景。本文以TT矿3#、4#、8#原煤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原煤的煤质特性进行分析以了解原煤的基本理化特性,分析指标包括工业分析、元素分析、煤灰成分分析、CO2反应性分析、XRD分析、TG-DTA分析。煤质分析结果显示,原煤的变质程度较高,原煤为低灰低硫分煤;3#、4#原煤为主焦煤,8#原煤为1/3焦煤。然后,通过筛分和浮沉试验,对原煤0.5-50mm粒级原煤及0.25-0.5mm煤泥分别进行可选性评价。实验结果表明:3#、4#、8#和混合原煤0.5-50mm粒级原煤可选性分别为难选、易选、易选、中等可选;3#、4#、8#煤泥及混合煤泥的可选性为易选,重介原煤泥为中等可选。煤泥浮选效果的影响因素很多,本文主要对捕收剂用量、起泡剂用量、煤浆浓度、浮选机转速对浮选效果的影响进行考察。通过单因素浮选试验,探索出煤泥的最佳浮选条件为:柴油用量为1000g/t、起泡剂用量为200g/t,煤浆浓度为100g/L,浮选机转速为2100r/min。并结合分步释放试验对3#、4#、8#的混合煤泥进行可浮性评价,可浮性评价表明,煤泥的一次浮选精煤灰分为11.66%,达不到10.45%的精煤灰分要求,一次精选后,灰分降到8.21%,符合灰分要求,所以可以采用粗选加一次精选的工艺流程。利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分析等方法,对柴油捕收剂脱灰机理进行研究。XRD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煤样和煤矸石的主要矿物质成分为:高岭石、石英和白云石以及少量的硫铁矿等,说明蒙古煤为低硫分煤。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柴油捕收剂的作用机理为:柴油捕收剂在矿浆中吸附在煤粒表面,增加了煤粒的疏水性,扩大了煤与矸石表面性质的差异,从而起到浮选出精煤的效果。本文主要通过工艺及机理两方面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为蒙古煤的浮选脱灰工艺提供技术支持。结合神华巴彦淖尔能源公司洗煤厂的现有工艺进行评价,建议选煤厂加快扩建速度,以满足我国的焦煤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