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RIL基因与中国川东北汉族人群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fancysou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ANRIL(antisense noncoding RNA in the INK4 locus,ANRIL)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及其构成的单体型与中国川东北汉族人群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Atherosclerotic stroke,ATS)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我国四川地区汉族人群为研究对象,采用病例-对照研究,以200例ATS患者作为病例组,另选择同期体检的健康人群205例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对ATS发病常见的环境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包括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糖尿病史、高血压史、吸烟史、饮酒史,血脂异常。对ANRIL基因16个SPN位点进行基因分型检测和单体型分析,比较不同基因型和单体型与ATS发病风险的相关性,并根据性别和年龄进一步分组,进行亚组分析研究ATS是否具有年龄及性别遗传特异性。并分析ANRIL基因SPN和环境危险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对ATS发病风险的影响。结果:(1)血脂异常与ATS显著相关(P<0.05);(2)rs1537378多态位点的GG基因型、rs7865618多态位点的AA基因型与男性亚组ATS显著相关(P<0.05),rs2184061多态位点的CC基因型、rs7044859多态位点的TT基因型与年龄≥45岁亚组ATS显著相关(P<0.05),均显著增加其ATS易感性。(3)AAAGAGCAAAAAATAG单倍型可增加男性亚组和年龄≥45岁亚组的ATS患病风险3.730倍和3.266倍;TGCAAGCAAAAAATAG单倍型可降低男性亚组和年龄≥45岁亚组ATS患病风险0.470倍和0.548倍;AAAGGTTGAAATGCAG单倍型可显著降低女性亚组和年龄≥45岁亚组ATS患病风险0.161倍和0.087倍。(4)年龄、血脂异常与ANRIL基因的rs10757278多态位点间的交互作用可增加在女性亚组ATS的易感性。血脂异常和ANRIL基因的rs7044859,rs10757269两个多态位点间的交互作用可增加年龄≥45岁亚组ATS的易感性。结论:(1)血脂异常是ATS的危险因素。(2)ANRIL基因SNP与中国汉族人群ATS相关。(3)AAAGAGCAAAAAATAG单倍型是ATS的易感单体型,AAAGGTTGAAATGCAG单倍型和TGCAAGCAAAAAATAG单倍型是ATS的保护单体型。(4)ANRIL基因与环境危险因素间的交互作用可增加ATS的易感性。
其他文献
<正> 《孙权劝学》通过对话,详略有致地记叙了孙权劝勉吕蒙读书学习的经过,表现了孙权对知识的尊重、对人才的培养,说明了人不可不学和学必有所益的道理.全文仅119字,就把孙
<正>5月6日,"2013中国柯桥国际纺织品面辅料博览会(春季)"在浙江省绍兴柯桥拉开帷幕。当天下午,由中国纺织信息中心、国家纺织产品开发中心、绍兴县人民政府主办的"创意驱动
Crl2Mo V钢通过一定工艺参数进行热处理,然后将不同试样得到的组织和性能分别用金相显微镜和洛氏硬度计测量和观察,最终确认一种合适的工艺。研究表明通过一次硬化即1000℃淬
<正> 张震夏先生不仅擅长温病的治疗,而且对于内、妇科疾病也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他继承内、难以后诸家的理论,尤于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攻读颇勤,造诣很深。兹分五个方
CD40及其受体CD40L(CD154)是免疫应答中一对极其重要的共刺激分子,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CD40信号激发后通过MAPK(JNK、ERK、p38)途径、PI3K的级联反应及NF-κB和STAT途径等
现代性教育以强有力的规训和塑造方式把人制造成社会秩序和经济制度的工具 ,并且向接受规训的人承诺“成为”工具之后的幸福。教育因此背离了人及道德。康德的“人是目的”的
我国民间高利贷的形成有着极其复杂的原因,包括:金融双轨制、过山车式的财政政策、普遍的暴利预期、民间借贷市场的利益链条及过度投机活动等。高利贷长久以来一直以负面形象
“上诉不加刑”原则主要是矗立在保障人权的基石上,同时也能够满足打击犯罪的需要,只要程序设计得合理,它与诉讼效益的矛盾也能得到缓解。
<正>安全系统是电梯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熟知它在电梯上的重要作用和特殊要求,掌握故障的排除方法,是非常必要的.一、电梯安全装置分类电梯的安全装置分为机械和电气两类,其
<正>本文将从应收账款的管理状况、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以及如何采取措施加强管理等方面,谈谈个人的建议。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信用的推行,企业应收账款数额明显增多,对应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