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弱型高自尊初中生攻击性信息的记忆偏好及其机制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kent102110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少年自尊和青少年攻击性问题在近些年引起了心理学家的关注,并且分别研究出了可观的学术成果。然而,对于两者关系的研究,一直是有分歧的。传统观点认为,低自尊的个体较易出现攻击行为,后来的研究又发现,有些自尊水平高的个体也容易出现攻击行为。对于这一分歧,有研究者提出了高自尊异质性假说,即有些高自尊并不是建立在真实的、稳定的自我评价基础上,这些高自尊者对于外界威胁是及其敏感和脆弱的,他们容易表现出攻击行为是为了维护自己脆弱的高自尊。  以往对于青少年攻击性问题的研究多集中于行为层面上,而忽略了认知和情绪等方面的因素,本研究深入探讨脆弱型高自尊初中生对攻击性信息的记忆偏好,以期从认知方面来探讨青少年自尊与攻击之间的关系。首先用青少年自尊评定问卷和内隐联想测验分别测量初中生的外显和内隐自尊,分出脆弱型高自尊组(外显自尊得分高、内隐自尊得分低)和安全型高自尊组(外显自尊内隐自尊得分都高)。然后两组被试进行词汇记忆的实验,研究脆弱型高自尊被试对攻击性信息是否存在记忆偏好,并探讨其产生记忆偏好的内在机制是什么。得出的研究结论是:  (1)对攻击性信息的记忆偏好存在于脆弱型高自尊初中生群体内。  (2)脆弱型高自尊被试记忆加工偏好是由于对不同信息的加工时间分配不同造成的,当刺激材料呈现时间非常短暂时,脆弱型高自尊被试在攻击性信息上的记忆加工偏好消失。
其他文献
“大投入没有大产出,高投资没有高效益”是许多国家在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层次发展,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从以提升学校信息技术使
目前,大学治理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热点和重点研究问题。相应地,大学章程作为大学治理的依据,它的作用和地位也越来越被重视。国家的法律法规已经开始规范大学章程的内容,同时,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