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江上游地区阶地初步研究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15次 | 上传用户:t6293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流地貌一直以来是地学界研究的重点和热点之一。阶地作为河流地貌中的一种基本形态,对其研究不但可以对河流地貌的演化历史进行再现,而且对于提取与构造运动和气候变化相关的信息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晚新生代以来发源于青藏高原东缘、岷山构造带内部的岷江水系,无论是水系流域内的沉积记录信息,还是其地貌所呈现的典型特征,都清晰地反映了青藏高原东缘地区的构造隆升活动。同时,伴随着青藏高原隆起,岷江下切与溯源侵蚀,最终切穿了一系列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盆地与峡谷,形成现今岷江贯流水系。在阶地沉积体系中所提取的气候变化的相关信息,不仅可以较好的反映古气候的变化规律,也在研究阶地对构造、气候变化的响应模式上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同时,在岷江上游区域出现的大规模的滑坡堵江事件,其形成的堰塞湖规模之大,持续时间之长,是现今难以估量的,古堰塞湖的存在对于岷江上游的地貌、水系演化也有着重大的影响。本文选取岷江上游地区的茂县盆地、叠溪海子以及漳腊盆地作为典型地质点并进行相关野外调察工作,实测阶地剖面,采集相关测试样品进行分析测试,并通过收集青藏高原隆升运动和岷江上游地区新构造运动的时间序列,同时对比第四纪以来冰期的基本划分标准,对岷江上游地区阶地在构造、气候与其他因素影响下的演化过程进行了初步研究,大体得出以下结论:(1)叠溪与茂县研究区发育的阶地与漳腊盆地至岷江源头的阶地在沉积特征上有着明显的区别:其中茂县与叠溪研究区所发育阶地具有明显的堰塞湖沉积背景,而漳腊盆地所发育阶地则以正常河流相沉积体系为其基本特征。(2)茂县古堰塞湖大约形成于100.5Ka.BP,并于62Ka.BP溃决消亡,平均堆积速率约为0.79mm/a;在一次性溃决消亡后,再接受河流下切作用改造,逐步形成现今的三级阶地地貌,其中Ⅲ级阶地发育年龄大致为39.9Ka.BP,Ⅱ级阶地约为27.8~24.7Ka.BP;叠溪古堰塞湖大约在30.8~22Ka.BP期间形成,平均堆积速率约为11.5mm/a;在15.2~10Ka.BP期间开始溃决,其发育的五级以湖相沉积物为“基座”,上覆河流相卵砾石层的阶地可能代表了堰塞湖的五期溃决;而漳腊盆地主要自35.5~22.5Ka.BP在区域性构造抬升作用下,河流下切近30~40m,平均下切速率约为1.1mm/a,其中Ⅱ级阶地发育年龄大致为19.2~18.6Ka.BP。(3)阶地的形成主要受构造、气候、侵蚀基准面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但不同河段阶地发育的主控因素不尽相同:漳腊盆地所发育阶地的沉积物质虽然记录了在阶地形成过程中,在35~20Ka.BP左右气候表现为寒冷,在向20~10Ka.BP的时段内,气候逐渐由寒冷向温暖转变,大致在2.8ka.BP时,气候上再次出现了一个较为寒冷的时期,但阶地的基本特征与展布形态反映出,构造运动才是漳腊盆地所发育阶地的主要影响因素,而阶地对气候的响应不敏感。(4)叠溪到汶川河段古滑坡痕迹众多,已知大规模的有叠溪、茂县、扣山古滑坡等,地震作用影响下所造成的滑坡堵江事件,也是影响水系演化的重要因素。叠溪与茂县研究区阶地的形成,与堰塞堵江事件有着紧密联系,堰塞湖使得侵蚀基准面突然抬高,并维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段内,在地貌上形成了一个明显的“裂点”,导致发育有堰塞湖的河段的下切速率发生显著改变。(5)在对阶地的下切速率研究中:同一河段、不同级别的阶地在下切速率上的差异,如果受古气候环境、侵蚀基准面等因素的影响较小,则可以比较准确的反映该区域的构造活动历史,但应当慎用下切速率来代表构造抬升速率;在对不同河段的下切速率对比研究中,大型地质灾害事件作为重要的影响因素而加以考虑是十分必要的。
其他文献
合肥地区非饱和膨胀土分布广泛,膨胀土具有显著的吸水膨胀和失水收缩的特征,所以弄清其作用机理对于解决膨胀土发育地区的工程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合肥地区6种非饱和膨胀
环板式行星分度凸轮机构是一类新型间歇运动机构,具有体积紧凑、分度数大、结构简单、承载能力强等诸多优点,在包装、印刷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工程应用前景。本文在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106050)的资助下,较深入地研究了环板式行星分度凸轮机构的设计方法,并开发出基于UG的参数化设计系统。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及成果如下:首先,在明晰环板式行星分度凸轮机构的基本设计参数、设计流程及关键零部件设计方法的基础上
随着工业水平的发展,人们对喷涂机器人喷枪轨迹优化的研究兴趣与日俱增。为了不断满足新的喷涂作业标准,实现效率低成本的生产目标,新的喷涂建模分析和喷枪轨迹规划方法的研究已
随着制造企业对先进制造技术及装备的需求日益增强,设备的可靠性、运行效率、以及无故障时间对于实现安全运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至关重要。采用先进的智能维护管理模式,利用智能预诊技术和网络通讯手段,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在设备维护管理中的作用,进而达到对重大设备和关键部件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性能评估及剩余寿命的动态预测,对实现设备的全生命周期智能管理,以及近零故障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立足于
电子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给我国制冷设备及其机组的现代化控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为了充分发挥制冷设备效能,提升制冷设备及其机组的运行效率,越来越多的企业每年投入大
本文针对迪北地区构造复杂的特点,首先对该地区的原始地震资料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以掌握原始资料在静校正、能量、频率和干扰波规律等方面的地震数据特征,从而在处理中采取相
时间域航空电磁法具有速度快、成本较低、可大面积勘探、勘探深度较大、能适应复杂地形条件等优点,已广泛用于矿产资源勘查、地质填图、水资源勘查和环境监测等领域。和国外
金属切削工艺的快速发展对切削刀具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技术要求,涂层刀具的出现则实现了传统刀具的综合改性,能有效提升加工效率与加工精度,延长刀具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