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麻花艽(Gentiana stramineaMaxim.)是青海省传统大宗道地药材,是中药秦艽的主要入药品种,也是“解吉”类藏药的主要品种。中药以根入药,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肺结核、低热盗汗、黄疸型肝炎等症。藏医以全草入药,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肺病发烧、黄疸、皮疹、水肿及二便不通等病症。但多年来过度采挖不仅导致该资源的严重破坏,而且严重危害到青藏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为了提高麻花艽资源利用率,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我们对麻花艽地上部分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期望探索资源与环境平衡协同发展问题。 1.通过对麻花艽地上部分与地下部位化学成分的比较,初步确定了麻花艽地上部分也含有以龙胆苦苷为代表的环烯醚萜苷类功效成分,并以麻花艽地上部分为原料制备了以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为主要成分的QJ20部位,通过药理实验验证了QJ20为抗炎镇痛有效部位。 2.利用各种柱层析方法对麻花艽地上抗炎镇痛 QJ20部位化学成分进行了分离及纯化,得到四个单体化合物:獐芽菜苦苷,龙胆苦苷,獐芽菜苷,异荭草素。 3.以麻花艽地上部分含量最多的环烯醚萜苷类成分龙胆苦苷和獐牙菜苷的总量为指标,对麻花艽地上部分抗炎镇痛有效部位QJ20进行提取和分离工艺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麻花艽地上部分QJ20部位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筛选出适合QJ20部位分离的大孔吸附树脂,利用动态吸附实验确定了适于QJ20部位分离纯化的实验室工艺条件。 4.初步研究了麻花艽地上部分的性状鉴别特征和显微鉴别特征,建立了同时测定麻花艽地上部分5种有效成分的分析方法,并对青海15个不同地区麻花艽地上地下部位有效成分进行了含量测定;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麻花艽进行了分析研究,从定量的角度进一步探讨了麻花艽地上部分替代地下部位的可行性;利用聚类分析方法对15个地区的麻花艽地上部分进行聚类,确定了麻花艽(地上部分)的优良产区;初步建立了麻花艽地上部分指纹图谱。 5.探索了以麻花艽地上部分为原料制备颗粒剂的工艺,筛选出较好的制粒方法,为麻花艽QJ20部位的开发提供了有益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