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诚信缺失因素分析与建设途径探索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gmeng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试图追溯诚信的源头,分析诚信所属范畴及其经济学、社会学意义,在中国建设诚信体系存在的问题和成功的可能性,并提出一些诚信建设的个人建议。 我国在古代就已经把诚信看作立身行事的基本道德,认为诚信是自然界的一条基本规律。诚信属道德、制度、经济范畴,三种范畴是相互影响的。从经济学角度看,诚信是一种社会资本,是一种存在于社会结构中的个人资源,人们可以借助它完成交易,实现各自的利益。诚信能够促进博弈中合作解的出现。能够节约交易成本,克服信息不对称而给交易带来的不利,是一种交易的润滑剂。从社会学角度看,诚信对于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促进经济的发展,创造和睦、稳定的社会环境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诚信何以成为问题?理性是市场经济的内在特性,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转型期中国在经济领域、意识和信仰领域、政治领域理性缺失,全社会范围内道德失范,以儒家为主体的文化结构解体。失信行为泛滥,有历史上计划经济长期制约经济发展的体制原因,有产权不明晰的制度原因,有政治上政府角色定位不明确、中央与部门和地方的分权关系不稳定以及行政垄断的原因,还有法律体系不健全和执法不严等原因。用经济学方法分析,失信行为与市场主体发育不成熟,市场竞争规则作用发挥不完全,失信者成本低、守信者获益少,市场主体信心和预期不好,诚信制度缺失等有关。 诚信何以成为可能?通过对市场经济的一般分析和美国信用危机案例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诚信是市场经济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其特殊性,表现于经济人之间的平等、互助关系,市场调节和政府调节两种调节手段完美组合的可能性等。中国现在上下都认识到了诚信的重要性,这对诚信体系建设是非常重要的。 诚信建设有三大误区,一是用经济逻辑代替道德逻辑,认为经济发展了道德自然也就提高了,社会也就讲诚信了;二是传统道德误区,主张用传统道德体系(以无私利他为总原则)规范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主体行为;三是资产阶级道德误区,认为中国的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没有什么两样。必须克服这三种错误观点。建议从以下途径出发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诚信体系:1、文化转型,从传统的、保守的农业文明转向体现理性精神、契约精神、人本精神的现代工业文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文化;2、道德重建,应从传统的无私利他、利己主义转向已他两利主义,使道德走向现实;3、制度的创新与完善,抓紧立法,严格执法,加强政府监管,树立法律权威和政府权威,同时要建立和完善中介机构的管理制度、行业管理制度和企业自身的诚信管理制度;4、培育公民的诚信意识,政府应带头诚实守信;5、要注意培养企业家品格,塑造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儒商精神。当然,诚信建设不是一蹦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社会系统工程。
其他文献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这些方
研究了由分子量为400的聚环氧乙烷(PEO400)、碱金属盐(NaI、LiClO_4或LiBF_4)与环氧树脂或不饱和聚酯树脂形成的互穿聚合物网络(IPN)的离子电导率与温度的关系,发现其1olσ-1
【目的】为明确磷肥、钾肥用量和移栽密度对双季稻的施用效果,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磷肥用量、钾肥用量和移栽密度组合对江西双季稻产量、产量构成要素及磷肥和钾肥利
数据挖掘是从大型数据库的数据中提取人们感兴趣的知识,这些知识是隐含的、事先未知的潜在有用信息。分类规则挖掘则是通过对训练样本数据集的学习构造分类规则的过程,是数据挖
<正>引言音乐剧场——至今仍旧是一个似是而非的概念——也可能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总是似是而非。著名音乐学者陶辛教授曾撰文,专门讨论了中文语境中"音乐剧场"外延的拓展和
目的本实验考察次黄嘌呤、尿酸酶抑制剂复制大鼠代谢性高尿酸血症模型,观察造模后受试动物血清尿酸的变化,以确定尿酸酶抑制剂造模的最佳造模途径和溶剂。方法采用不同造模途
“孤独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从你爱上一个人的那个时刻开始。”“没有了往日的激情,爱情也走了味道,所剩的是亲情。但亲情有时是能超越一切的。” “人的一生用情不可能只有一
期刊
本文针对目前幼儿园课程的改革发展,探讨了幼儿园课程整合的必然性。整合化是幼儿园课程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培养完整和谐儿童的需要。同时提出幼儿园课程整合的策略:教师要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