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科技能带来高的生产率、竞争优势和国家安全,能大幅提高社会福利,改善人民生活.这些重要的特质使高科技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焦点.作为一项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重要政策工具,科技园区建设日益成为各国发展和创新政策的核心组成部分.实现科技园区的持续快速发展,也由此成为国家战略高度的重大问题.我国科技园区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开始出现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有管理实践上的偏差,更有宏观理论指导的缺憾.以现实问题为导向,本文在国家社科基金的资助下,详细探讨了科技园区原有发展理论的缺失.以此为基础,系统引入集群理论为我国科技园区"二次创业"提供新思想.本文主要的创新之处表现在:1、以问题为导向,在追溯区域发展理论和创新理论范式变迁的基础上,将集群理论引入到科技园区发展中,利用集群的创新机制、联系视野和知识观,为全球化背景中实现科技园区内源性、集约化发展,提供一个可供选择的整体性框架.由此,来规避传统外延式发展引发的种种问题,为科技园区"二次创业"提供了新鲜的战略发展模式和政策思想.2、利用高科技企业面临的环境不确定性、知识溢出和竞争特点,建立了科技企业集群形成及与外部环境响应模型.模型拓展了诸如知识溢出过程中的企业知识吸收能力问题等前人认识,考察了集群形成的微观动力机制.模型所确立参数特征值和变动方向,为各层次的管理者建立适当的环境机制来引动高科技企业的自发集群提供了思路.3、在演进思想的指导下,全面剖析了集群的触发要素,建立了集群自组织演进的多因素概念模型和分析框架,并分析了集群演进中的风险机理和防范措施.以此为逻辑内质,建立了科技园区的集群生成逻辑、发展路径、生命周期、风险化解和相应的战略举措.4、利用全球化的本质——信息化,详细分析了新产业结构演进的趋势:模块化.从信息的治理和分类角度,初步回答了全球化悖论问题.以此为基础,利用GVC的治理、分类和升级脉络范式,建立了科技园区集群式发展的外部关联机制、升级路径和治理结构的分析框架.5、以建立的机制框架理论模型为内质,选用可验证数据对我国科技园区进行了全面的诊断,得出一系列有价值的结论.结合机制研究的理论成果和园区现有发展问题实质的分析,利用集群的联系视角提出了政策思路和战略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