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的硕士学位论文选择了翻译项目,该翻译项目是以《东西方的文明与韩国》为文本进行的韩汉翻译实践工作。该书涵盖范围广泛,涉及历史、神话、传统、宗教、文明等时下最受关注的内容。该书主要介绍了东西方之间的思想差异,宗教在国家形成与发展中起到的作用,以及隐藏的"文明"给国家政策、社会环境、个人命运带去的诸多影响。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笔者和宋莅达组成了翻译项目组,对《东西方的文明与韩国》一书进行翻译工作。全书共分为六个章节,韩文字数为20余万字,尚无中文译本。笔者负责本书后三章的翻译,韩文字数为92,591字,中文译文字数为59,218字。本翻译实践报告由引言、项目简介、译前分析与准备、案例分析和结语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引言主要介绍了选题目的及意义,笔者希望本翻译项目能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帮助中国读者认识韩国学者眼中的历史、宗教与文明,以此拓宽中国读者的阅读范围;第二部分针对作品的内容,作者的学历、身份、著作等信息做了较为详细的说明。在本作品的后三章中,金基凤、郑镇洪、全京秀分别就历史、宗教、文明等作出论述。第三部分,笔者通过译前分析和译前准备等环节,对作品的文本范围、文本类型、语言特点、难易程度做出了分析,为着手翻译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第四部分则是把翻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一一列举出来,在结合译前分析和译前准备后,采用添词、引申、释义等翻译策略对固有词、成语、长定语等重点、难点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最后,笔者对自身在整个翻译项目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个人想法进行了总结归纳。通过阅读原文后着手译文的翻译工作,再到书写本翻译实践报告,笔者切实感受到想要做到理论书籍中提到的"信、达、雅"是多么的不易。翻译,不仅是对两种语言符号进行的切换工作,更是要将原文想要表达的意思,传达的信息如实、全面地通过译文传递出来。在这一过程中,除翻译人员本身应具备的各项素质以外,理论工具的运用与支撑也是必不可少且十分重要的。通过本翻译项目笔者受益匪浅,并将以此为契机不断拓宽自身的知识面,扎实翻译功底,为译出好的作品继续努力。同时,如果本翻译项目能为翻译爱好者们提供些许灵感或帮助,笔者也将不胜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