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网上银行业务风险与风险监管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ngjunt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并逐渐融入到传统银行业务中来,产生了新型的电子化、智能化、网络化的银行业务,如本文研究的网上银行。这种新的经营模式,为银行业扩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降低经营成本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受到了银行业内的一致认可,并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从美国安全第一网上银行(SFNB)诞生之日起到现在,网上银行已经走过了15年,但在这几年中,网上银行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从该银行被收购,揭示出技术的革新给银行带来巨大效益的同时,也会将新的风险卷入进来,风险不断的产生反过来制约网上银行的发展,使得风险管理、风险监管成为网上银行的重要工作环节。因此,为了有效控制网上银行的风险,促进其健康发展,有必要对网上银行的风险监管进行深入的探索研究。  本文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展开的,通过相关理论与笔者实际工作经验相结合,着重研究、分析了我国本土网上银行业务风险及其监管方面的情况。首先从网上银行的概念入手,介绍网上银行与传统银行业务的区别、风险的种类及特点,由此引入风险监管。在风险监管部分,首先从国际经验入手,再分析我国监管工作的现状,找出问题所在,并结合国际经验和我国国情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其他文献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后,随着经济国际化与自由化的逐步推进,尤其是人均收入的提高,台湾服务业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服务业已成为带动台湾经济增长和吸收岛内就业的重要部门。台
主导性高技术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带动作用。近十年来,中国高技术产业迅猛增长,但其创新能力和结构效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改善和增
资产证券化起源于美国,作为近三十年来全球金融领域发展迅猛的创新工具,已经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获得了快速的发展。而我国资产证券化起步比较晚,发展比较慢。2005年,我国开始不良资产证券化的试点工作,但是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进而引起了全球金融海啸,随着金融危机的爆发,我国经济增速陡然间从两位数增长变为个位数增长,国内当时金融风险防范能力还不强,所以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我国暂停了不良资产证券化业务。随着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