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舞蹈,被视为一套由身体动作构成的符号系统。它通过人的肢体语言,由里及表传递人类内心想要表达的某种特定的意义。舞蹈的发生与发展是人类对文化的再创造的过程,因此,将我国传统民间文化作为语境依托,有助于我们研究传统民间舞蹈形式背后所要表达的更为深层的文化意义。
本文以北京市顺义区北务镇郭家务村汉族舞蹈“大头和尚逗柳翠”作为研究对象,笔者将其纳入广泛的文化情境之中,通过考察具体的舞蹈动态形式、舞蹈语汇特征以及当地的宇宙观、价值观、族群认同、历史记忆、生计方式等各方面因素之间的文化逻辑,同时关照当地生态条件、地理环境、信仰系统、仪式行为以及审美认知等多重因素,希冀在此基础上对郭家务村“大头和尚逗柳翠”作出全面透彻的阐析。本研究由三个章节构成,首置绪论,尾设结语。绪论部分主要阐明了本研究的选题缘由、与本研究相关的已有研究成果,以及所运用到的相关研究理论和方法。在正文的开始部分,笔者以图表形式呈现与本研究相近的舞蹈形态名称及其具体分布地区,力求做到清晰明了;随后笔者有意识地引入了调研田野日志和部分访谈内容,目的是为了更加真实、自然地呈现调研地的自然风貌和人文景观,为全文的理论深入做铺陈;紧接着从舞蹈本体着手考察其具象动态,重点对其独特的舞蹈语汇特征进行分析。在全篇最为核心的第三个章节中,以舞蹈形式作为研究依据,以宗教信仰作为研究前提,结合当地丰富深厚的社会文化情境,着力对“大头和尚逗柳翠”的舞蹈语义进行了剖析阐释,从而进一步深入解读“大头和尚逗柳翠”的深层隐喻和社会功能。在研究方法上,运用了文化生态学、文化人类学、语言学之中语义学等相关方法论,以及象征符号等相关理论,一方面对“大头和尚逗柳翠”的动作语汇、舞蹈片段进行了细致描述与分析,另一方面结合当地社会情境强调整体性描述和语境化诠释。总之,本研究采用诸多理论与方法相结合的研究模式,旨在试图还原舞蹈形式之原本情境,在其所属文化语境之下解读舞蹈语言,阐释舞蹈语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