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治疗腰肌劳损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

来源 :陕西中医学院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asdf200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刮痧疗法治疗腰肌劳损的疗效和对腰肌劳损症状的改善程度。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对于符合纳入标准的84例腰肌劳损患者,采用中央随机电话拨号的方法分为刮痧组和针刺组,每组42例。刮痧组采用重刺激手法,刮拭腰部(从肾俞、志室到次髎、秩边)和下肢后侧(足太阳膀胱经:从承扶、殷门过委中至承山),刮拭力度在4-5千克,每个部位刮拭3-5分钟,以皮肤出现潮红、出血点痧象等为度;针刺组采用毫针直刺肾俞、委中,施平补平泻手法至得气,留针30min。两组连续治疗七次,随访观察一个月后和三个月的远期疗效。以腰部疼痛、腰部压痛和Oswestery功能障碍指数为观察指标,记录每次观测时点的VAS指数、腰部压痛数值和ODI指数。运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以均数±标准差即(±S)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给出检验统计量及其对应的P值,以P<0.05作为有统计学差异,以P<0.01作为有显著性差异。结果:每组最终完成39例,因依从性较差脱落4例,因病程、年龄出现极值问题剔除2例。1. VAS数据:①组内比较显示刮痧组和针刺组均在第一次治疗后(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两种疗法都有效果,比较均值表明效果逐渐好转。②组间比较显示在第三次治疗后(P<0.05),两组疗效出现统计学差异,比较均值得出刮痧组的疗效优于针刺组。2.腰部压痛数据:①组内比较显示刮痧组在第一次治疗后(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针刺组在第二次治疗后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刮痧组起效比针刺组快。②组间比较显示每次观测均(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疗效之间没有差异。3. ODI数据:①组内比较显示刮痧组和针刺组均在第二次治疗后(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说明两种疗法都有效果,比较均值表明效果逐渐好转。②组间比较显示,在第四次治疗后(P<0.05),两组疗效出现统计学差异,比较均值得出刮痧组的疗效优于针刺组。4.刮痧组有效率为89.74%,针刺组有效率为64.10%,两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刮痧组的总体疗效优于针刺组。结论:刮痧疗法对于改善腰肌劳损症状有显著的疗效,与针刺疗法对比,在改善疼痛症状及生活功能障碍方面具有优势。
其他文献
为治理室内空气中多种气体污染物,本实验以AgCu/HZSM-5为吸附剂,研究了湿空气中甲醛和苯混合气体污染物的共吸附及等离子体氧化脱除性能.实验结果表明:AgCu/HZSM-5对甲醛和苯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机器人小冰出版第一本诗集,显示出人工智能进入人类艺术创作领域的步伐正在加快。人工智能作品与人类作品之间的差别,不是艺术品与自然物之别,也不是艺术品与产品之别,但在与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是一项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来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具有非接触式、可靠
目的探讨卒中单元病房通过品管圈工具的应用,制订出提高卒中单元患者满意度的改进措施和标准化流程,并组织实施,最终改善患者满意度。方法 2014年4月采取自愿报名的方法成立
目的了解急性丘脑卒中伴嗜睡患者血浆中下丘脑分泌素(hypocretin,Hcrt)及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 17,IL-17)的变化,探索丘脑卒中炎性反应的发生机制。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
为了深化对降雨型滑坡的认识,梳理了有关降雨型滑坡失稳机理和稳定性分析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对于未来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首先,概括降雨型滑坡的主要类型、特征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