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福建省将乐国有林场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下土壤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凋落物现存量、养分含量和养分储存量的测定与计算,分析了不同发育阶段杉木人工林下土壤各项理化性质的变化,并运用相关分析,探讨了土壤各项理化性质之间的相关关系及土壤和凋落物大量元素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随着杉木的生长,杉木林下土壤容重呈现增加的趋势,土壤总孔隙度、含水量和通气性均呈现降低的趋势。为了使土壤的水十保持功能有所回升,杉木人工林的采伐阶段至少应在近熟之后,即林龄达到25年之后。(2)随着杉木的生长,杉木林下土壤大量元素的变化大致为降-升的规律,全氮、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在近熟林阶段最低,到成熟林阶段提高,全磷、全钾和速效钾含量随着发育阶段的变化不明显。为了使土壤的大量元素含量维持一定的水平,杉木人工林的采伐阶段应该在成熟林的中后期,即林龄达到30年之后。(3)随着杉木的生长,杉木林下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变化大致为降-升的规律,全锰含量在近熟林阶段有所增加,全镁和全铁含量在成熟林阶段有所增加,全铜和全锌含量都在过熟林阶段最高。为了使土壤的中微量元素含量维持一定的水平,杉木人工林的采伐阶段应在成熟林之后,即林龄达到35年之后。(4)随着杉木的生长,土壤pH的变化为升-降-升的规律,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化为降-升的规律,成熟林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降到最低,根据土壤pH和有机质含量的变化规律,杉木林的采伐阶段应该在成熟林之后,即林龄达到35年之后。(5)凋落物中全氮在近熟林储存量最多,全磷和全钾在成熟林储存量最多,而凋落物中全氮、全磷、全钾在过熟林的储存量并不多。为了使凋落物中的养分充分回归到土壤中,被杉木吸收利用,杉木人工林的采伐阶段应在成熟林期间,即25-35年之间。(6)土壤物理性质与土壤大部分化学性质的相关性并不大,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大量元素含量有显著的相关性。(7)土壤全氮含量和碱解氮含量均与凋落物全分解层全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土壤和凋落物的磷和钾含量相关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