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城市的形成机理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被引量 : 22次 | 上传用户:hezefg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作为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国家经济社会的组成单元,其发展不仅影响着企业的命运和前途而且决定着国家在全球经济竞争中的实力和地位。然而自上世纪中后期以来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扩张,发达国家城市在经历了工业化后期的快速扩张之后进入了发展瓶颈期,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城市也面临着产业结构调整、环境污染严重等经济及社会问题,于是,各地政府开始寻求摆脱城市发展困境的方法。由于创新型城市是以科技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推动力,是一种更健康、更持久的城市发展模式,因此它逐渐成为各地政府的首选和学术界研究的焦点。但创新型城市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一定理论指导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进行建设。2006年1月,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提出我国未来15年的科技发展目标是在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在这一战略的指引下,一些城市政府纷纷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设想,并列出了成为创新型城市的时间进度表,拉开了我国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序幕;2010年1月,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原则上同意了广州、长沙、苏州等十六个城市为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试点,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创新型城市的建设。然而我国对创新型城市的研究尚未形成统一的研究架构,只能借鉴国外创新型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因此,完善我国创新型城市基本理论的研究,分析创新型城市的形成过程,构建创新型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正是基于此目的而开展研究的。在全面分析国外创新型城市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综合运用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创新经济学、区域创新、结构方程等理论及系统动力学、实证归纳、函询法等方法进行了以下研究:(1)基于创新型城市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总结,界定了创新型城市的定义及特征,归纳了创新型城市的构成要素。并通过对创新型城市与城市创新基本理论的辨析,明确了创新型城市的建设必须以城市创新为基础,但城市创新并不一定能实现创新型城市。(2)分析了创新型城市的形成阶段及各阶段的特点,剖析了创新型城市形成的内部及外部驱动力,提出了创新型城市形成的基础条件、支撑条件和催化条件,并以香港为例,通过系统动力学仿真验证了创新型城市的形成过程。(3)基于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构建了一套既符合国情又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结构方程模型,在通过调查问卷、电子邮件等多种方式搜集样本数据的基础上,检验了该评价指标体系是否准确和合理。
其他文献
工程质量的控制、检查与评定,是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水利工程建设中所遇到的困难往往不是表现在技术或规模上,而在质量控制方面。实践证明,任何情况下,以质量为中心
针对铸造法制备的7055铝合金断裂韧性偏低等问题,采用喷射成形技术制备7055铝合金,并对该铝合金进行挤压、固溶处理及时效处理。结果表明:喷射成形技术制备的7055铝合金经适
本文深入研究了低产液油井的三相计量技术,对油井的三相计量方案进行了比选,提出了一种基于管柱式气液分离器组合含水分析仪和涡轮流量计的计量方案,并进行了试验,试验结果证明,该
甲玛铜多金属矿床作为冈底斯成矿带上具有重大经济意义和科学研究意义的超大型矿床,近年来取得了重大的找矿突破,现已查明的铜、钼、铅、锌、金、银资源储量均达到大型以上规模
齐40块蒸汽驱构造上位于辽河断陷西部凹陷西斜坡南段,欢曙上台阶上倾部位,开发目的层为莲花油层,油藏埋深-625m~-1050m,原油密度0.9686g/cm3,50℃地面脱气原油粘度2639mPa·s,含油面
在资源环境成为各方关注焦点的当今社会,有效利用自然资源环境和高效管理已成为资源管理者和决策者的工作重点。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对自然资源环境进行分区,尤其是生态分区,
通过人工模仿野生黄芪的生长条件进行人工栽培,不仅对保护野生黄芪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还对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培育后续产业、增加群众收入有着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
桥涵台背回填的工程质量,关系到行车的舒适性乃至行车安全.文章就回填一般透水性材料的压实方法进行了试验比较,结合梅州至河源高速公路的工程实例,对振动饱和水密法的填料要
计算思维作为三大科学思维之一是人的一个重要思维能力,涉及到人的生活的方方面面,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高中信息科技教学改革的需要,是提高信息科技教育教学质